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山西 > 运城 > 夏县旅游

司马光墓

时间:2022-09-19 发布者:野性调教师
运城 夏县十大景点 夏县文物古迹 夏县博物馆 夏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司马光墓

司马光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光墓及祖茔坐落于山西省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夏县涑水乡人,世人都称之为“涑水先生”。他是北宋宝元年间的进士,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重要的文献。

  墓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都葬于此处,明、清及民国曾多次修葺。陵园的中部是祠堂,左边是茔地,右边为余庆禅寺。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猪、石羊等二十多件石雕。墓园的院墙以红砖垒砌,环绕在墓的周围。

  祠堂建于金皇统九年(1149年),祠堂的正中原来塑有司马光像,周围立碑,今天塑像已毁弃不存。祠堂前有五座碑亭,碑亭内保存有司马光神道碑四块,俗称“杏花碑”,原碑为苏武撰文并书,宋哲宗御篆额,曾没于土中,后在杏树下掘出,因此得名,但是已经剥蚀的十分厉害,漫漶不清。现碑为金代所刻,明嘉靖间选巨石,依照宋碑的模样,重刻碑文并建立了碑亭。明碑高7.33米,龟趺、碑首为宋代的原物,碑额御篆“忠清粹德之碑”六个大字,中间小字为“元佑戊辰崇庆殿书”,字体苍劲雄厚。碑楼是砖塔结构,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秀丽。

  祠堂的左侧为茔地,茔地内有五座大墓,东西向成一轴线,两侧侍立着十几对石人、石兽。茔地现在还保存着三块石碑,其中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诸、熙宁八年(1075年)司马浩碑的碑文都是司马光撰写的。

  余庆禅寺是司马光祖坟的香火院,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是司马光奏请守护祖茔而建的。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保存在寺院的后边。元丰八年(1085年)敕赐“余庆禅院”额。殿内现保存有释迦、燃灯、弥勒三尊大佛,佛像端庄凝重,塑工细腻,不愧为宋代的佳作之一。佛像的两侧有二胁侍、二金刚,沿山墙两侧塑有十六弟子。

  1988年1月,司马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光 (1019~1086)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 详细++

下一景区:运城司马光祠
邻近的夏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