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隆寺
康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康隆寺位于肃南康乐乡大草滩村塔尔沟(大冰峡)境内。建于清康熙(1662)年间,迄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裕固族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康隆寺最早属青海塔尔寺管辖,后来又归青海果茫寺(广惠寺)管辖。寺院坐西北,面东南,这里林壑崎岖,草木茂盛,山花争妍,河对岸松柏苍葱,似一座天然秀丽的屏风,山脚下清撤的河水弯弯曲曲泻玉喷银,林涧花香鸟语,幽雅清静,是一块清静极乐之地。寺院有二层歇山屋顶,有汉藏特色的宫殿式大经堂三座,内有通天柱,共81间,居巴扎仓和措扎仓“三大”建筑。大经堂内四间小经堂,可容五百僧众诵经,还有0楼、藏经楼、玛尼转轮,广普茶房,还有裕固族大头目,主持-伍嘉堪布的衙门和艾罗千户的办事处,寺院规模宏大,金壁辉煌,还有数百间僧房。整日间香烟缭绕,鼓钹叮咚,海螺声声,香火最旺盛时,全寺僧众曾达五百余人。
康隆寺有奥江、安江、乔措、夏尔哇、奥仓、哈志、堪布共七大-,还有法台、僧官、提经、僧人和班弟。康隆寺管辖着裕固族地区的景耀寺、转轮寺、红湾寺、莲花寺、明海寺、长沟寺等六个寺院。寺院在每逢农历正月十四、六月初四、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每月十五日放小会一次。康隆寺建寺前,裕固族乌兰大头目的妻子带一百人,挑选了一百头驮牛驮着供品到西藏大昭寺求取真经,他们骑着马赶着驮牛,经过敦煌,格尔木等地,时达六年之久,历尽千辛万苦,翻越千山万壑,取回《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一千零八种。
据说最早选寺址时,曾授纪西藏大-旨桑日嘉措(桑吉嘉措),大-赐给“吉勒乌法王”长予一根,并吩
嘱在长予能插住不动的地方就是寺址。他们返回后选择了三个地方:桑那盖、隆吉河和大草滩,最终长予插在大草滩七天不动,后来就在那里修建了康隆寺。
康隆寺又名称旦贡高巴,即马头寺院,这是一句藏语。相传,裕固族乌兰大头目派人修建寺时,被僧人们从地里挖出形似马头的黄金,寺主奥江-取名为旦贡高巴。也有人说,因寺对面松林中长着一座像马头的小山峰,由此而得名。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
康隆寺国际狩猎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位于肃南县康乐乡境内。狩猎场北起冷吉河大岔,南到小浪边顶,东起泥沟,西至鸡儿沟西梁。占地面积为5万多亩。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其中主要山峰:东牛毛山,海拔3730米。境内气候属半湿润性山地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二至零下二度,无霜期为七十至一百天,年降水量三百至三百五十毫米。草原分草甸草和湖泊草两大类,山涧谷地森林如碧海,林木参天傲立,花草茂盛芳馨,百鸟鸣啼林涧。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横穿祁连山腹地,山势纵横,气势磅礴。沿线风景宜人,从白银雅丹地貌沿途有千姿百态,花如翠湖、盛草绿叶如繁星的马场滩草原风光。接近狩猎场自然风光优美。春夏有涛涛-,茫茫草原碧绿如毯,繁花似锦;金秋野果累累,红叶涕零。严冬有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景色壮观美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高山峡谷地貌,使之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贵动物种类繁多,分布着雪豹、盘羊、白唇鹿等。白唇鹿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喜结群活动,具有不同于其它鹿类的特殊毛被。在海拔2400—3900米的狩猎场高山草区,分布着针叶林、灌木丛和河谷地带,栖居着石貂、猞猁、麝、祁连马鹿、盘羊、石羊、西藏原羚等野生动物。东狩猎区鸟类资源颇丰富,主要有藏雪鸡、胡兀鹫、林岭雀、高原山鹑、角白灵、槔胸岩鹨、云雀、雪鸽、斑尾榛鸡、血雉、蓝马鸡等珍禽60多种。狩猎区内植物3门61科,有珍贵名药羌活、大黄、香茅草、高挂草、骨碎补、茯苓等药材,俗称“祁连八宝”。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现有裕固族古代特色的民族景点5处,民办接待景点2处,主要从事旅游观光客人的饮食服务。狩猎场内有配套的狩猎设施。供国内外狩猎者选用。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是一个风景诱人,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的自然聚宝盆,居住着裕固、蒙、藏、汉、回、土6种民族。是东部裕固族的聚居地,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文化、传统习俗、语言、服饰、饮食和民间文艺。其生产、生活和待客方式都具有浓郁独特的民俗风俗。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是一个风景秀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天然狩猎场,又是一个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高山旅游区。
这里是经军走过的地方
走出康隆寺国际狩猎场,乘着云雾穿越-,在连绵不断、重重叠叠的群山中你会一眼望见的是屹立在东部的一座青石山,那就是石窝山脉,石窝山峰海拔3750米,顶峰皑皑白雪,石林高耸。东面是翻滚着汹涌澎湃的黑河激流,西面是起伏不平的座座丘岭,南面是气势磅礴的悬崖峭臂,北面是雄势万千的东牛毛山,境内群山环抱,林涛茫茫,怪石嶙峋,雪峰颠、石缝涧、峭壁旁有雪鸡狂放、雪豹寻伴、马熊出没、群角岩羊同处其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高原狭谷风光。
石窝是当年西路红军欲血奋战的地方,是召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西路红军军政委员会会议会址。红石窝由此而得名。1937年3月13日,岁月是那样的艰辛,祁连山里依然是冰天雪地、寒风呼啸,西路红军穿着破衣烂衫,裹着破烂不堪的毯子,与马步芳骑兵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拼搏。经受着严寒的袭击,面临着粮尽弹绝的困境。就是这时,西路红军收到了党中央从陕北的来电。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地势险要的山崖──石窝山顶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三个支队就地游击,保存力量,伺机东返。将三十军的千余人编为左支队,九军的三百余人和一百多骑兵编为右支队。根据中央指示,冲出祁连山,向新疆星星峡挺进。在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路红军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与马匪战斗1个多月,以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信念,在祁连山中艰苦跋涉43天,历经了罕见的人间苦难,高举弹痕累累地战旗走出了祁连山,取道安西,抵达新疆,回到了党的怀抱,为我党、我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在西部的疆场上写下了悲壮的历程。
肃南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西路红军,为代表各族人民的心愿,在红石窝山顶建立了一座石窝会址纪念碑,砖混结构,碑座为方形,碑体为一面红旗,象征着西路红军欲血奋战,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裕固族人民对西路红军的深切怀念。
红石窝山是我们梦萦神往的革命会址纪念地,是西路红军血肉铸成的丰碑,石窝山,自从西路红军军旗插上你的峰颠,就给黑夜沉沉的草原点亮了一盏明灯,裕固儿女在中国0领导之下,站了起来,做了草原的主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建设着社会主义新牧区。石窝山,不朽的山,你的精神永存,激励草原儿女奔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