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广东 > 中山旅游

郑观应故居

时间:2022-09-30 发布者:束发人
广东 中山十大景点 中山文物古迹 中山博物馆 中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观应故居

郑观应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郑观应故居位于广东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中间天井加盖改为住房,面积约204.5平方米。

  1903年郑观应出资为其父郑文瑞而建。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65厘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有灰雕、墙画。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并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屋内还存有:“奉旨出使暹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已破损)。该故居现由郑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

  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

  故居现状

  郑观应故居位于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

  郑观应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郑观应和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10周年而修建,在青少年时代,郑观应曾在雍陌村跟随父亲学习四书五经。故居坐北向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0.65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在郑观应故居,有郑观应生平的图片展、可供游客观看介绍郑观应的纪录片及介绍郑观应思想的触屏信息台。“奉旨出使暹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为珍贵历史文物。2008年2月,中山市文广新局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葺,现已正式对外开放。中山市从2007年底投入巨资,维修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故居。郑观应故居首次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山新的文化景点。-

  故居典故

  该处故居为青砖雕木的平房,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前后分为两进,进入第一道门是一个雅致的小庭院。

  站在小庭院中抬头向上看,“秀峰家塾”四个金漆大字闪闪生辉,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这四个大字相传出自郑观应之手,保存完好。

  步入郑观应故居的大厅,可以看到木雕镂空的神楼、神台,上面都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图案,古色古香,属典型的中山清代雕刻艺术。

  郑观应故居的“秀峰家塾”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面积约204.5平方米。该处故居是郑观应的出生地,“秀峰家塾”则是郑观应在1903年出资,为他的父亲建造的。

  过去该处故居一直都被郑观应的后人作为祭祖的地方,后来,因为郑观应后人众多而且比较分散,该处故居逐渐空置。

  有一段时间,大队曾经将故居当作仓库,堆放队里的杂物。上世纪60年代初,郑家远亲郑福田因为自己家的房屋倒塌没有住处,便向郑观应的后人借住故居。

  郑福田仍然居住在郑观应故居中,并代为看管故居。不过,当地政府已经在故居旁边另外盖好了房屋,郑福田搬出故居,方便故居修缮和开放。此次,中山市投入巨资维修该处故居,将更好地保留故居原貌,修缮完成后,郑观应故居将正式对外开放,首次与游人见面。

  景点位置

  广东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郑观应 (1842~1922)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父亲是乡村塾师。清咸丰八年(1858)奉父命往上海新德洋行,从其任买办的叔父学商。翌年由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咸丰十年(1860),任该行买办。同治六年(1867),他与英商合营公正轮船公司,被推为董事。同时仍为宝顺工作。翌年,宝顺停业,改任和生祥茶栈通事,与人合股承办该茶栈,后又…… 详细++


  雍陌村  雍陌村民委员会(YōngmòCūnmínWěiyuánhuì)在三乡镇政府东北3.8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驻地雍陌村,故名。1949年前后属东桂乡;1953年析出,称雍陌乡。1958年分为雍一~三3个大队;1963年合并,称雍陌大队。1983年复称乡。1986年12月改称今名,耕地4694亩;主产稻谷,次为花生和蔬菜。有针织厂等。还有小学和卫生站。镇办博爱中…… 详细++

下一景区:中山影视城
邻近的中山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