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浙江 > 湖州 > 南浔旅游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怎忘
湖州 南浔十大景点 南浔文物古迹 南浔博物馆 南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业堂藏书楼与小莲庄毗邻,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正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嘉业堂藏书楼坐落于南浔的鹧鸪溪,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

  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石上有小孔,吹之如虎啸,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

  藏书楼的创始人是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刘承干,曾是晚清秀才,是刘镛的孙子。建藏书楼以“嘉业”命名,是因清末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宣统曾赐以“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故以“嘉业”命名。

  书楼为一座回廊式的两层建筑物,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中间有大天井。

  书楼收藏书集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仅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二是广收地方志1200余种。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

  刘承干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共刻书200余种,版片3万多。刻印了不少被清廷列为-的古藉,如《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等。鲁迅在《病后杂谈》一文说:“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用处的人物。”

  背景介绍:

  刘承干(1881—1963),字贞一,号翰怡,南浔人,清末秀才。他的祖父刘墉(1825—1889)经营蚕丝致富。然轻富重文,竭力鼓励子孙念书做官。父亲刘锦藻(1862——1934)精文史之学,光绪二十年(1894)中进士,撰有《续皇朝文献通考》、《南浔备志》、《坚匏庵诗文抄》等著作。

  刘承干秀才出身。从小受到诗书艺文的熏陶,及长与著名考古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缪荃孙等相交往,爱好古籍赏鉴,并有承袭其父史学及继父刘安澜(刘锦藻的长兄)藏书遗志。

  刘承干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开始聚书,凭着他雄厚的资财,加上嗜书如命的癖好,手持巨资,肯出高价,“凡书商挟书往者,不愿令其失望,凡己所未备之书,不论新旧皆购之”。

  书商闻风不远千里而来,不数年他花资近30万元之巨,“几有万家之势”,先后收购了甬东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丰顺丁氏“持静斋”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数家的藏书。故刘氏藏书几萃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地藏书家之精华,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

下一景区:适园石塔
邻近的南浔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