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云南 > 保山 > 腾冲旅游

和顺图书馆

时间:2022-09-11 发布者:画中人少年
保山 腾冲十大景点 腾冲文物古迹 腾冲博物馆 腾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起云南腾冲县的和顺乡,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成语:人杰地灵。这不是空泛的溢美之辞,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评价——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这里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张天放语)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地位

  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这里文化发达,,人杰地灵,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就诞生在这里。说出来你可能会很惊诧,这么一个小小的乡镇,居然会藏着这样一个收藏了上万册书籍、有70多年漫长历史的图书馆。

  虽然从藏书量与规模上看,腾冲那个小小的和顺图书馆,不要说与世界上藏书千万、上亿册图书馆相比微不足道,就是与一般藏书数十万、百万的省、地、市图书馆相比也难望其项背。但是,把它放在曾被人谈之色变的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前哨的“极边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农村环境里,放在侨乡的氛围里,放在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的起点上,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顺图书馆的价值不仅仅在此。当我们沿着历史的隧道,循着这家小小图书馆的轨迹探访时,它成长的历程,前进的脚步,其实就是一首高亢的颂诗,一幅壮美的图画,一册启迪人性的教材,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

  地理

  和顺图书馆位于侨乡和顺风景如画的双虹桥畔。占地1392平方米,建筑物由

  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为一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大门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

  步入大门,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型的平顶拱形中门,门额悬胡适先生题书馆名。中门内为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二层五开间木结构楼房,正面两侧突出两个半六角亭,建筑立面玲珑别致,门窗造型西式设计,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主楼后为藏书楼。

  在和顺乡,你可以看到,那些白天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晚上会来到图书馆的灯下读书,看到年轻人在电子阅览室里上网。了解了它的发展历程,你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了。

  历史

  和顺图书馆的沧桑历史

  先进知识分子组织的“咸新社”

  清末庚子之变后,新思潮遍及全国,同盟会员、日本留学生寸馥清等乡中先进知识分子,为使乡人从学识上思想上得到新的见闻,迎合时代的需要,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和顺发起组织了一个“咸新社”。

  社中购置到成批新知识书籍,供社内外人士阅读,作为公有图书提供群众借阅,在这偏僻小乡,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和顺图书馆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文化之津”

  缅侨青年组织的书报社——“青年会”

  到了民国初年,旅居缅甸的和顺青年寸仲酞、李清园、贾铸生、李秋农等,在缅甸瓦城组织了一个“青年会”,其宗旨是发展家乡文化。不久,青年会发展到家乡后,于1924年,创办了一个“书报社”,自上海等地订购了一些书刊杂志供乡人阅读。

  从上海到云南边疆,因交通不便,寄到的新闻已成了历史资料,于是他们把运输?2006乘着火车游西藏马行夏日"放牧"京郊心静之旅"禅"之旅环球跳蚤市场淘宝记路线改从水路运到缅甸,再经八募沿着古老的西南丝道用马帮运至腾冲,最后到达读者手上。当时文人杨策贤先生为书报社撰写了一对联:

  书自云边通契阔,

  报来海外起群黎。

  从对联中也反映了当时书籍报刊的来之不易。即便如此,较之从国内走旱路要减短一半以上的时间。书报社的成立,颇受到乡人的赞赏。

下一景区: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
邻近的腾冲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