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旅游

上海万寿寺

时间:2022-09-22 发布者:青丝染霜
上海 金山区十大景点 金山区文物古迹 金山区博物馆 金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万寿寺

上海万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寿寺初名万寿院,地处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是上海最西南角的一座千年古刹。据地方史料记载,初为三国时代东吴大帝孙权赐建。据传,孙权之母吴龙珍在幼年时失去父母后因不堪受婶母的冷嘲热讽,便携弟妹们投奔康城(金山城)的姑母,得到姑母一家的宠爱,并因此得以学习诗书经论和礼仪。吴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吴龙珍被尊为皇太后。

  为了报答当年落难康城时姑父母的养育之恩,孙母便嘱子遣人赴康城,欲接二老至跟前侍奉。不料早已寡居的姑母念佛度生,不愿离乡北上。于是,孙权便令地方官将其旧宅翻建成佛院。

  吴嘉禾元年(232),佛院落成。孙权诰封外祖姑母为“万寿护国夫人”,并御笔金书“万寿院”三字,制成巨幅匾额,悬挂在院内长生殿上,让外祖姑母在院内修身养性。此后,孙权还多次遣其弟妹来万寿院祝福。护国夫人圆寂以后,万寿院成为一方佛教信徒朝拜进香的圣地。

  万寿寺在历史上可谓名声显赫,极为辉煌。历代曾有多位帝王来寺进香留迹,地方史料记载的有:东吴会稽王孙亮、东晋元帝司马睿、南朝宋武帝刘裕和陈宣帝陈顼、五代吴越王钱谬、南宋高宗赵构、元末吴王张士诚等。

  万寿寺大雄宝,里面供奉的中间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分别为阿难和迦叶。释迎牟尼有十大弟子,迦叶和阿难为其中最著名的两位。佛殿内不能拍照。大雄宝殿后面是三圣殿,三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正中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也称“弥陀三尊”。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即凡人所居住的地方和净土即圣人所居佛国之分。三圣殿的右侧是五观堂,这是佛家弟子用斋的地方,室内正堂有一个很大的佛字,也有香案,是用斋前颂经时用的,上完香后才能开始用斋,用完斋后碗筷要洗干净整齐地放在桌上。观堂的后面是伽蓝殿,伽蓝神是寺院的守护神;里面居住的都是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1]

  随着岁月的推移,朝代的更替,万寿院几经兴废,其名也随时而易,曾叫过“护国娘娘庙”、“万安寺”、“万寿寺”、“祝圣道场”等。历史上曾有几次较大的兴废,例如:

  南朝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小官镇(明朝以前,金山曾名为小官镇)巨富、刑部都官郎中魏荣卿倾家中资产,又四处募资,重建万寿院,三年后建成,万寿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据记载,当时的万寿寺,寺院前后共分六进,山门前,九层宝塔高耸,自地面致塔尖,约十六丈有奇,全寺大小殿堂共二百零八间,僧人达三百余众。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钱谬之孙钱朝佐资助重金修饰万寿寺,重新给佛像妆金,把天王殿上弥勒佛像作了一个重大改变,将其舅祖父浙江奉化“布袋和尚”陈契此的形象塑成弥勒佛,并亲自为造像题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开颜便笑人间好笑之事。”横批是:“笑口常开迎新客”。今天万寿寺的这副对联和弥勒造像已成为传世经典,其劝导人们为人处事要乐观、豁达、包容、大度。

  1861年,万寿寺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中再次遭破坏。1865年万寿寺得以重修,恢复后前后三进殿,前进为山门,二进为正殿,三进为方丈室和伙房,各进两侧以厢房连接,如此格局保持到民国初期。

  成住坏灭,乃世间万法之常相,万寿寺之盛衰亦是如此。千百年来,岁月推移,朝代更替,万寿寺几度兴废,但始终没能保存下来。1958年,在万寿寺创办金卫农业中学。1960年,金卫中学与农业中学互调校址,寺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仅存的一座正殿也于1973年被拆除。

  修善历程编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广大信教群众要求修复千年古刹万寿寺的呼声日渐强烈。1993年12月3日,原金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修复开放金山万寿寺。

  1994年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也得到了广大信众的大力支持。

  2000年12月12日至18日,万寿寺隆重举行了修复后第一堂水陆0会,祈求世界和平安定、国富民强、风调雨顺。至此万寿寺正式对外开放,迎接十方信众前来朝礼。

  如今的万寿寺殿宇轩昂,结构严整。寺院占地38亩,建筑面积达5300多平方米。寺院建筑由前至后依次是山门、客堂、僧察、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功德堂、斋堂、客房、伽蓝殿以及放生池等。寺院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糅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风格,虽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却不失中国佛刹的传统建筑特色。飞檐翘角、黄墙露瓦,显示出特有的古朴和庄严,无不再现了中华民族敦厚、淳朴的文化内涵。寺内环境幽雅,林木葱郁。花草树木布局井然,四季飘香。行在其中,既能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领略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寺院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卫镇金卫村1148号

下一景区:上海南社纪念馆
邻近的金山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