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详情]
龙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6.25米,宽1.17米。两个桥墩东北端...[详情]
保寿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5.67米,宽0.78米,高1.92米,桥板厚0....[详情]
如此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8.4米,宽2.1米,桥板厚0.42米。两个...[详情]
龙岩新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黑龙溪上。桥长...[详情]
文昌宫万寿桥,建于清代,为4墩5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全长14.4米,桥面宽1.68米。桥...[详情]
桂花坝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1米,宽0.96米,高1.63米,桥板厚0...[详情]
鸿雁桥,建于明代,为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于九曲河上。桥长43.73米,宽1.37米,桥板厚0...[详情]
蜘蛛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一北走向。长10.86米,宽1.29米。两个桥墩上各有圆雕...[详情]
龙贯山井建于明代,分布在龙贯山西南侧、东北侧的黄砂石质山坡上,共17口井。其中,龙贯山西南侧分...[详情]
龙灯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7.15米,宽1.41米。两个桥墩上各有...[详情]
金龙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7.36米,宽1米,桥板厚0.3米。由西南...[详情]
砖嘴屋基双龙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1.68米,桥面宽1米。由东...[详情]
立石街是古驿站所在地,自古商贾云集,曾十分繁华,最早建于明代,现存神泉街和米市街两条老街,街面用...[详情]
风水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桥长8.84米,宽1.57米,桥板厚0.5米。两...[详情]
薄刀桥,建于清代,为1墩2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5.66米,桥面宽1.06米。桥墩上有1条圆...[详情]
董允故里石刻,嵌于宽13.5米,高3.5米的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离地面高1.27米,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详情]
狮子桥,建于清代,为7墩8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南—西北走向。桥长16.24米,宽1.22米,高2.3米。从东南...[详情]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4000余件,囊括石质、字画、玉器、陶器等34个种类。国家...[详情]
古佛洞石窟为泸县文物保护单位。古佛洞石窟位于兆雅镇古佛村1组,时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详情]
白鹤村观音桥,建于清代,为石质单拱券平桥,呈西北—东南走向跨于马溪河上。桥长22.74米,宽3.45米,...[详情]
桥墩河桥,建于清代,为5墩6孔石质平板梁桥,呈南—北走向。桥长13.58米,宽1.43米,高1.58米。从南向...[详情]
子母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桥长10.5米,宽1.64米,高2.33米,桥板厚0....[详情]
龙蟠寺始建于宋代,后于明万历二年(1574)重建。寺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现存大殿1幢,抬...[详情]
玉带桥,建于清代,为3墩4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残长7.87米,桥面宽0.87米。桥中部的...[详情]
当前泸州泸县旅游景点共有85篇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