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四川 > 攀枝花 > 米易县旅游

何家坝史前遗址

时间:2022-09-24 发布者:以酷
攀枝花 米易县十大景点 米易县文物古迹 米易县博物馆 米易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何家坝史前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米易县挂榜镇不少居民家的灶台上,放有一种被称为“雷削子”的石头,传说是天上的雷公发怒时,从天上摔下来的什物。民间还传说,当妇女生孩子难产时,把“雷削子”烧红泡水喝下,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这种打磨得光光生生的石头,让人着实感到有些神秘。

  1987年,当时修建堰沟的乡民在距地表深2.5米的地方挖到两个完好的双耳夹陶罐和成堆的陶罐、陶片、黑色炭粒(泥)组成的堆积物。后又相继发现了石斧、石锛、石镰、钻孔器(石纺轮或石佩器)、石箭镞(石剑尖)等形制偏小,工艺粗糙、原始的磨制石器。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雷削子”之谜,也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文化类型和原始人类生存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原来,大约在距今4000至3000年的时候,在安宁河西岸的何家坝,黄帝的后裔在此繁衍生息,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用他们自制的石器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生活。从何家坝遗址上出土的物件中可以看到新石器时期的夹砂陶片和磨制石器。文物专家证实此地有烧陶的窑址,确定何家坝遗址为“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与米易其它的、毗邻地区的史前遗址——攀枝花回龙湾旧石器时期晚期智人洞穴遗址,席草坪洞穴遗址,格里坪洞穴遗址以及下湾、红星等新石器时期遗址一起,共同佐证了“攀西裂谷是人类摇篮”的论断,改变了人们认为攀西是不毛之地的认识。

  神秘的“雷削子”竟是老0们使用的工具!2002年12月31日,米易县挂榜镇何家坝遗址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徜徉在这块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浓郁古风,思绪的缰绳自由驰骋,远古的历史仿佛近在眼前。

  关于“何家坝”的这个地名,据说是有来历的。在现在的挂榜村六社居住的人中,大约有100多人都是姓“何”。据何姓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叫何盛昌。其父何全举孤身一人从福建汀洲府(现龙岩市)武坪县太平村迁居到现米易县宁华乡何家湾子。成人后,何盛昌从何家湾子迁移至此,生养子孙,发家致富,进入何氏兴旺鼎盛时期。他生养的四子均进入国子监学习,其中二子何开桂、三子何开荣还取得了功名,被清道光皇帝赐予蓝翎正五品官职,现有道光十三年(1833年)赐匾为证。何家二子取得功名后,即大兴土木,修建了占地大约六亩的何家大院,雕花镶麟,极为气派。大门外建有高大的照壁,照壁前是宽阔的草坪。房侧屋后是高大的槐树、柏香树、蚊子树。距何家大院向西不足百米之处,从米易县黄草乡仙山流下的河水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龙”奔向何家大坝上肥沃的土地。就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何家子孙安居乐业,声名远播,十里八乡的人们便将此称为何家坝。

  有兴趣的人,还会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遭到土司张在公的伏击,双方各有伤亡,后被太平军攻克,土司衙门被放火烧毁。现在挂榜“叫花岩”的乱石丛中,还有一门太平天国留下的土台炮,摇得动,却拔不出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景区:米易清真寺
邻近的米易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