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及老霄顶
文庙及老霄顶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乐山文庙系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山旧城区中心的老霄顶下。据介绍,文庙最初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当时的地点是在乐山城南与大佛相对的育贤坝上。
文庙建筑群,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3公顷,建筑面积3136.97平方米。建筑布局基本完整,依山就势,渐渐升高。文庙现存的古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重建。有泮池、棂星门、贤关、圣域、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殿、尊经阁、崇文阁、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群体建筑中的典型建筑为大成殿,系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覆盖琉璃筒瓦,鳌角飞翘,庄严古雅。左右庑殿系单檐歇山式,穿斗木结构。1986年至1989年乐山市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庙古建筑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缮。文庙现为乐山二中管理使用。
“高标在一切之上”,高标山作为自古以来嘉州最高处并非虚言。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曾有言:“府之主山,岿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后,明清时期,民间将高标山俗称为老霄顶。
山顶建筑,自古已有。据考证,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在嘉州城的主山——高标山上就建有弘明观,号称道教名山。唐代改名开元观。其后,大殿几经兴废,到宋代已叫做神霄玉清万寿宫,又称护国天王院。
别致的风景,惹来文人骚客写下名篇赞誉。北宋张君房《嘉州开元观东观事略》记载:“嘉州开元观,后周所创,本名弘明观。隋大业末,方制大殿,于殿西塑飞天神王像,坐高二丈余,坐二鬼之上。”“按开元观在层冈之上,下眺城邑,俯视江山,二水回潆,众峰环抱,为郡中之胜。”
因战乱和风雨侵袭,万寿宫后只剩下残墙断壁。而后在高标山,北宋宣和年间的嘉州太守吕由诚修建了万景楼,极大弥补了万寿宫颓败的遗憾。
万景楼挟嘉州至高之处,视野开阔、气势恢宏,东可眺凌云九峰,西可望峨眉山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写诗赞誉:“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曾雄踞山巅绝顶的神霄玉清万寿宫,其废墟旧址也在明代正统壬戌(公元1442年),由“知州段鉴建万寿观于其上,轩豁壮丽,仿佛宸居,具体而微,以为嵩祝习仪之所。”自此正式成为道观。
古时游嘉州,去老霄顶,在山顶眺望旷远景致,再对景抒发写诗一首,已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标配”,由此也为此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试上层楼高处望,十洲三岛似蓬莱。”“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今到西南第一楼,嗟哉余子真碌碌。”
名人名句,为嘉州好景更添一份魅力。
经历时代变迁,至今,老霄顶建筑剩三栋。一是万寿观大殿;二是万景楼,位处万寿观大殿前。实际上它是属于万寿观内的第一高楼。因为可以远眺峨眉三峰、凌云九顶,俯览大渡河、岷江和城内景观,故以“万景”为名;三是灵官楼,所在位置比前两楼稍低,建于清嘉庆年间,原先供奉道教神袛仙官之一“灵官”铁像,今已不存,而楼犹完好。
1962年、1985年、1993年、2003年以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乐山文化、住建部门对万寿观、万景楼、灵官楼先后进行过五次修缮。1986年,老霄顶古建筑经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文庙及老霄顶经省政府批准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