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四川 > 宜宾 > 翠屏区旅游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

时间:2022-09-24 发布者:孤央
宜宾 翠屏区十大景点 翠屏区文物古迹 翠屏区博物馆 翠屏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

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真武山,邻近翠屏山,因山上有真武大帝庙而得名,真武山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山宋名仙侣山,明代已有真武山、师来山等名称。明万历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征讨都掌人时,托词真武祖师助其师,乃在山上增建真武祠,后又续建不少庙宇,至清代共有建筑20余处,号称“川南道教名山”。今尚存古建筑有斗姆宫、文昌宫等8处,占地面积共3.33公顷。古建筑依山取势,错落有势,且屹立岷江岸畔,四周古木参天,诗情画意,宛若仙境。

  古建筑中,玄祖殿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建筑面积156平方米,殿前有清建木石结构如意斗拱牌坊;祖师殿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建筑面积64平方米,殿前架石桥曰“谒仙桥”。望不楼亦建于明万历九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培修,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顶,第二层设楼,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无量殿建于明代,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殿后为郁姑台,其上曾建有遇仙楼,今楼毁台存;斗姆宫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代曾予培修,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三府宫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面积638平方米;文昌宫三重大殿始建于明隆庆初(1567),增修于清代,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斗姆宫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真武山古建筑群曾作为宜宾博物馆馆址,目前回归历史原貌还原为道教场所。

  真武山的道教活动始于东汉顺帝时期。相传东汉顺帝时(126——144)沛国丰邑人张道陵中年修道,离别家人,朝山睹海,沿长江西去至真武山,见其山有仙山灵气,为道家养性存神,餐霞炼道之洞府,于是定居下来,在真武山上传道数载。唐朝时,又有吕祖白天在翠屏山练剑,夜宿真武山,现存有“纯阳洞”一名仙侣洞。宋代杨道人也在此洞-成仙,山后有郁姑台,台下生长仙茅,杨道人遇郁姑于此,因得食仙茅之法,得白日升天之道,有洞名“郁姑洞”,为其-之所。神仙踪迹,招来多少风流名士,“郁姑仙踪”乃成古宜宾八景之首。

  真武山之名源于明代。明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调集川、滇、黔官兵一十四万,出征川南都掌人。都掌人性蛮,不易攻破,曾省吾和部将到真武山祈祷神仙护佑。因真武大帝托梦相助,大败都掌蛮。曾省吾为报真武大帝的大恩大德,下令命部将修建真武祠(今玄祖殿),改山名为真武山,并扩建了部分祠、堂、楼、阁。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修建,真武山成了云、贵、川三省道教文化传播中心,在四川道教界享有“北青城、南真武”美誉,建国前香火鼎盛、香客众多。

  真武山道观古建筑群历经百年的风雨,文革期间处于外围的部分殿宇被毁,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祖师殿、玄祖殿、三府宫、文昌宫”等共计三宫十一殿。并保留有放生池、月耳池、杨戬洞、郁姑台、仙侣洞及三十余座地下建筑(两汉崖墓)。真武山的现存建设主要集中在山顶,有人说这是仿自山东泰山,也有人说这是取材于湖北武当山,同时还借鉴了四川峨眉、青城二山和成都青羊宫等的设计思想,更有人说真武山的设计构思囊括了国内众多名山胜景的优势,而特采各家之长,依山取势、纵横结合、主次分明、布局合理、红墙青瓦、翘角飞檐,有着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真武山以四宫为主,楼、殿、阁、坊、桥、池、洞、台为辅,集清泉、树木、翠竹溶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大型道教古庙建筑群。真武山于2003年恢复为道教场所。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0米,面积约3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以三府宫为基点,向东外延150米至宜商职中围墙;向南外延135米至公园公路内侧,包括其东南面的锅底山;向西外延110米至翠屏山庄及水池;向北外延160米至水厂地界。

下一景区:宜宾流杯池
邻近的翠屏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