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堆遗址
大洋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洋堆遗址位于西昌市区西南部的经久乡合营村境内,安宁河东岸的一级台地上。
大洋堆遗址海拔1498米,遗址面积为9600平方米。1993年10月,西昌市文管所对大洋堆遗址进行发掘,大洋堆遗址主体部份的土台为人工堆砌而成,其文化层堆积可分为三层,代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土有石器、陶器和铜器。
西昌大洋堆遗址地层分明,堆积清晰,延续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西昌地区历史文化的一处难得的遗迹,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
2012年12月,凉山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昌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大兴横栏山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根据泥土浮选结果,证明在距今4500年前,当地居民已经能种植稻谷和大麦,此举将安宁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大大提前。对此次考古发现,西昌市在其文物展示与保护过程中,把远古的农耕文化、种植文化的血脉基因延续到今天西昌市的现代农业打造中,进而强化了西昌市作为四川省产粮大县的文化地位。
2013年11月,西昌市与凉山州博物馆联合抢救性发掘马鞍山汉墓,此次清理西汉土坑木椁墓及东汉砖室墓各1座,出土完整及可修复的文物16件及若干铜钱。从这两座墓的随葬品及墓葬形制看,确认墓主人系汉代越嶲郡官吏。这两座墓出土器物较多,为二十余年来西昌汉-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西昌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价值不可估量。
保护
大洋堆遗址的发掘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大洋堆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大洋堆遗址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