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内蒙古 > 锡林郭勒盟 > 苏尼特左旗旅游

查干敖包庙

时间:2022-09-21 发布者:为伊判作梦中人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左旗十大景点 苏尼特左旗文物古迹 苏尼特左旗博物馆 苏尼特左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干敖包庙

查干敖包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查干敖包庙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查干敖包苏木西北部,地处中蒙边境以东20公里,距二连浩特市90公里,距满都拉图镇180公里,是苏尼特左旗13个庙殿遗址中比较完好的庙。此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赐“福佑寺”。地占面积约3718平方米,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庙群毁于文革时期,只有大片遗址。现存“福佑寺”殿和西廊厢房等建筑,恢复了正常宗教活动。与-庙一墙之隔的是我军边防军营。

  查干敖包庙,原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著名古刹之一。此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距今已有290年历史。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赐“福佑寺”。因近锡林查干敖包(蒙语谓丘陵的白岗),俗称查干敖包庙。占地面积约3718平方米,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苏木西北部。距离满都拉图镇180公里,中蒙边境以东20公里。

  大庙所处地区属沙漠性草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干燥、无霜期短、季节风多,西北风集中于冬春季,年降水偏低(年降水量180毫米左右),且集中于7-8月份,地下水资源缺乏。

  查干敖包庙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乾隆四十年(1775)清延曾赐于该庙以蒙、藏、满、汉四种金字刻制的“福佑寺”匾额,但因地名之故,俗称查干敖包庙传沿至今。直到1957年为止,该庙历经五代格根(-)。第五代-查干葛根于1957年圆寂,曾担任过内蒙古佛教协会主席。

  寺庙鼎盛时期建筑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数达1217名,主体建筑包括佛殿、庙仓、僧房及其它建筑近2000间,拥有牲畜1.7万多头(只)。庙上曾开办蒙文学校、蒙医诊所、铁木匠铺、毡业社、美工社、印刷社、皮革加工部、纺织部、砖瓦厂等事业。其影响波及内外蒙古,九世班禅曾于1932年6月22日(壬申年五月九日)下塌该庙小驻三天举办佛事活动,使查干敖包庙名声大振。

  1937年日伪占领锡林浩特草原,查干敖包庙走向衰落,仅剩僧徒335名。

  建国前曾是中蒙两地的佛教活动的要地,又是中国0早期发展革命活动地点之一。“文革”期间,查干敖包庙遭到了严重破坏,除“福佑寺”殿外,其余皆毁。1988年,旗委、政府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恢复了查干敖包庙的历史名誉,并对现有的西廊厢房的下层进行了维修,从此该庙恢复正常宗教活动。该庙在近、现代历史上不仅是大漠南北蒙古地区一座藏传佛教圣地,也是做为传播各种文化的学府而远近闻名。五世-扎木彦勒格希德扎木苏是著名爱国人士,他以特有的身份和胆略,曾掩护和救助我军政干部及伤病人员,动员大批-参加解放军,并支援大批物资和战马。

  查干敖包庙在0期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文物及文学作品被毁或被盗,80%以上的建筑被摧毁,仅剩下现在的西拉布仁主、辅三座殿。

  苏尼特左旗从1988年开始对查干敖包庙西拉布仁的修复,并征集了部分流散文物,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95年将查干敖包庙列入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5年对主殿进行了维修,但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没能够完全修复,2003年查干敖包庙-在旗政府的帮助下保护性地维修了两侧配殿。

  该庙于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苏尼特左旗人民政府指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干敖包庙现有-10名,在春夏秋三个季度正常开展宗教活动。由于离边境城市二连浩特比较近(90公里),各地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下一景区:浑善达克沙地
邻近的苏尼特左旗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