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江苏 > 扬州 > 邗江区旅游

扬州石塔寺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橘欢
扬州 邗江区十大景点 邗江区文物古迹 邗江区博物馆 邗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扬州石塔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扬州石塔寺

  提到石塔寺,会随之想起唐代王播“饭后钟”的故事。据《唐摭言》载,王播少年孤贫,寄食于惠昭寺,每当吃饭钟响,王播即随僧斋粥。日久诸僧厌怠。一日,僧故意先餐,然后敲钟,播往,饭事已了。乃于壁上题诗二句:“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后王播离寺他去,发愤攻读,于贞元年间中进士,出任淮南节度使,开府扬州。重访惠昭寺,见当年壁上题诗已笼之碧纱,对世态炎凉感慨至深,又续题二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石塔寺也因此出名。

    石塔寺在石塔路北侧。原在扬州西门外,本晋代遗刹,名蒙因显庆禅院。南朝刘宋元嘉十七年(440年),改为惠昭寺(一作慧昭寺)。唐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安国寺,乾元中(758-778年)始更名“木兰院”,开成三年(838年),得古佛舍利于木兰院,建石塔藏之,易名石塔寺。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始移建于扬州城内浮山观之西,其址即今之石塔路北侧、邗江县政府招待所。宝佑中贾似道重修。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僧三昧修寺及塔并建九佛楼。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僧抚生重修,又建大悲阁、石戒坛。雍正七年(1729年),知县陆朝玑复“古木兰院”旧额。咸丰三年(1853年),寺毁于兵火,唯石塔、戒坛与明代楠木楼尚存。同治光绪年间,寺僧又陆续修建,使石塔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民国以来庙房大部被拆除改建。1979年因拓建道路,唐代石塔圈入路心绿化带,围栏保护。路亦得名石塔路。1987年,将楠木楼从后院南移重建。

    清乾隆年间扬州知府李逢春重修石塔,并将唐时《藏舍利石塔记》碑刻砌入塔下,故塔上留下不少清代增补的石料构件。塔五级六面,高约7.5米,全部石建。塔基为须弥座,座上周围石栏板上雕刻有动物、花卉图案,望柱上刻有如意形花纹。一、三、五层南北两面各有拱门一个,一、五层可对穿。其它各层各面均凿有石龛,每龛浮雕小佛像一尊,共24尊,体态丰满匀称,端座于莲台之上,体现出唐代的文化艺术风尚。塔顶六角攒尖式,塔刹葫芦形,造型庄严凝重。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石塔、唐代银杏、明楠木楼以及后面现代化的石塔宾馆,古今相间,错落有致,成为古城扬州又一个景点,吸引着中外宾客。

    石塔建于唐代的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现立于新辟的石塔路街心绿地内,塔身石龛有浮雕佛像26尊,具有唐代风格。塔侧的一棵银杏为扬州的著名古树。现在,石塔寺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座五层石塔和一棵唐代的千年古杏,立在扬州最热闹的大街文昌路的中央,在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中,静静地诉说着如烟的往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景区:扬州汉陵苑
邻近的邗江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