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伯都古城遗址
前伯都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伯都城,辽、金城址,位于扶余市城北12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走向的慢岗。城西240米处是伯都乡通往扶余镇的公路,西距第二松花江4公里。城略呈方形,方向北偏西5度,夯土版筑。周长3132米。东墙长709米,西墙长797米,南墙长812米,北墙长814米。墙高2-3.5米,上宽3-4米,基宽14-16米。城墙有几处被破坏。现存4座门址,分别位于各面城墙正中。北门宽9米,东门宽8米,南门宽8米;西门宽9米。各城门外均有近于方形的瓮城。东、西、北城保存较好。南瓮城已成耕地。马面19个,北墙14个,西墙5个,其它墙辨认不清。北墙马面宽约10-13米。马面间距60一80米。在城的东南角、西北角有角楼遗迹。角楼呈半圆形,高3.5米。城内尚存4处土台,位于城内西南部其中一处较大,呈圆角方形。东西、南北各26米,高3米,表面散布大量灰方砖、长方砖、布纹砖、小朵莲瓣纹瓦当、陶片、瓷片、铜佛像,佛饰残块、草拌泥烧土和白灰面的残块等。其余3个土台较小,分别在较大土台东北角、东南角、正南,相距均约20米。表面散存有灰色板瓦残块和陶、瓷片等。4处土台应是寺庙址。在西墙外187米处有一方形土台,破坏甚重,其上残存大量的灰色砖瓦残块。城内遗物多集中在中部与南部。陶器为泥质灰陶和黄褐陶,火候较高,轮制,多是缸、壶等器皿。纹饰有篦点纹、弦纹、篦齿纹、附加堆纹。有黄釉、白釉、青釉、黑釉、灰釉瓷片,多为素面,只有少量的饰草叶纹。器形多为碗、盘、壶。建筑材料有兽面纹瓦当、网格纹板瓦和水波纹滴水等。铜器有长方形千手观音浮雕铜牌,背面阴刻一韦驮,出土铜钱较多,有半两、五铢及北宋钱。该城是扶余市境内规模最大的辽、金城址。其四周还有许多较小的辽、金城,如新安城、杨家城、土城子城、韭菜城子城和班德城等。198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