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吉林 > 白城 > 洮南旅游

天恩地局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南幕影歇
白城 洮南十大景点 洮南文物古迹 洮南博物馆 洮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恩地局位于吉林省洮南市兴隆街中段北侧,天恩地局始建于1903年,它的名字是从清末光绪皇帝赐封札萨克图郡王旗“蒙荒行局”而来的。“天恩地局”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是洮南古建筑一条街上的亮点。那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建筑,依然展示着古城洮南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东徙外蒙“喀尔喀三汗”之一札萨克图汗子孙建部落于内蒙科尔沁草原、洮儿河畔。清廷为笼络其上层人士,采取“羁縻怀柔”的手段,赐以“亲王旗、郡王旗和公爷旗”。1891年后,札萨克图郡王旗传至十二代郡王乌泰时,因袭爵兴讼,迭遭参控;屡借外债,无力偿还。故私自开放荒原土地、招垦汉民;私吞荒饷,有待异举。后乌泰抗旨拒“官放”。是年六月六日,清廷下谕乌泰革职留任,以观后效,并谕旨首立“札萨克图蒙荒行局”,开放洮、蛟两河沿岸的生熟荒地,并在今郑家屯设“蒙荒行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初夏,“蒙荒行局”迁至双流镇。同年秋“洮南设治”,三十年“升府”。“蒙荒行局”乃洮南府之前身。“行局”升府,洮南设治,遂成东蒙重镇,奉黑两省商业集散、水陆要冲。在此期间,乌泰借开发洮、蛟两岸千里草原之机,以方便办事经商的名义在洮南巧设“王府行衙”,负责放荒征税与蒙旗事宜,作为驻洮永久办事机构。乌泰聘请了参与修建沈阳故宫的建筑名师,仿照北京东、西单王府和中旗图王府的建筑式样、格局大兴土木,耗资光洋四万,于“萨鸡古驿”———“双义货栈”东侧兴隆街北修建了一座小型“蒙古王府”,包括内宅和小姐花园,费时近二年,工程宏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意欲开复乌泰郡王爵,假借奖励开边垦荒,下谕恩赐长九尺、宽三尺的手书金匾一块,上镌镀金阴文“天恩地局”四个大字,被乌泰悬挂于行局的正门门楣之上,并有“光绪帝赐”字样。由此,这座对外称“蒙荒行局”的王府便被世人传称为“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结构布局为“两进王府衙门式”中式古建筑。它坐北朝南,面临着当时极为繁华的兴隆街。前门东西双开,两门中间是“金狮造壁”遮蔽二进正门,壁顶为壮观的“金狮斗角”,壁中麻面镌刻“天恩地局”大字,两侧有“八字马道”汇通中门,门后风景屏风“兴安万丛山”巨屏,掩蔽着威严的正堂。庭院主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精巧别致,四面各为五间硬山大脊的青砖瓦房,顶为“雁式滚脊”小青瓦,檐溜瓦头也均采用“雄狮头瓦”,与壁顶“金狮斗角”相呼应,浑然一体,象征古代匈奴———突厥———蒙古民族的“尚武雄风”。廊前各有六根红漆明柱,透出肃穆之气。

  乌泰修建“天恩地局”后并未享用几年,因借俄行外债过多,不得已典给洮南府抵押外债。民国元年(1912年)“乌泰事件”发生,乌泰被革职外逃库伦-(乌兰巴托)。“天恩地局”萧条冷落。后乌泰虽复职,被袁世凯软禁致死于北京。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逼宫”,驱逐清廷余孽。乌泰义父“武公爷”被逐来洮暂居“天恩地局”,故“天恩地局”又有“武公馆”之称。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九世班禅出走西藏,辗转来洮,做佛事40天于“天恩地局”,并“坐床”摄影留念。

  解放后,省、地、中心县政府几度驻此。陶铸、阎宝航曾下榻“天恩地局”办公。抗美援朝前,黑龙江省“南八县”中心县委(即今白城地委)及解放军公安大队亦“联袂”于斯。直至“文革”结束,“天恩地局”一直是洮南农、林、水等“八大局”驻地。“文革”后,科技馆买入“天恩地局”并局部小修。八十春秋,几经战乱,除前院“双门照壁”被拆除和后花园被占建房外,它历经风雨却无重大破坏,保护尚好。

下一景区:四海湖景区
邻近的洮南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