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岩遗址
玉蟾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岩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位于湖南省道县延寿镇白石寨村,在此发现了时代最早的栽培稻等实物标本。
玉蟾岩洞穴,当地俗称为-洞。洞穴高于地面约5米,洞口部分宽约12~15米,进深6~8米,洞口方向为东南。洞口前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适宜人类居住。遗址首次发现于1980年,曾多次进行调查。1993年、1995年两次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的文化层厚1.2~1.8米,地层保存基本完好。清理的生活遗迹主要为烧灰堆,灰堆一般直径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骨、角、牙、蚌制品。石制品全部打制,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切割器、石刀、锄形器等,制作粗陋。
遗址中有大量动物残骸,哺乳动物达20余种,如有水鹿、梅花鹿、赤麂、小麂等;食肉类动物也很丰富,如熊、水獭、猪獾、狗獾、貂、大小灵猫,以及猪、牛、竹鼠、豪猪等;另外还有鲤、草、青鱼类。
最重要的发现是水稻谷壳遗存,一颗为栽培稻,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实物资料。此外出土的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为黑褐色的陶片,对探讨制陶工艺的起源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91.I-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