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湖南 > 邵阳 > 绥宁旅游

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

时间:2022-09-23 发布者:醉眼不逢人
邵阳 绥宁十大景点 绥宁文物古迹 绥宁博物馆 绥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湘林业第一县"的绥宁,有"神奇生态绿洲"之称,属湖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湿地公园主要以流经绥宁县关峡苗族乡至长铺苗族乡溶岩苗寨的巫水为主体,包括石脉河、兰溪等支流河段和沿岸部分林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2′1″~110°17′15″,北纬26°29′51″~26°35′31″。规划总面积780.1公顷。

  湿地公园集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洪泛平原湿地、水产养殖场等多个湿地型,形态自然婉转,是沅江水系上重要的生态廊道,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节点,其表现出来的自然水生态过程、优良的水质、丰富的水量和多样的生境以及沿岸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亦不多见。同时受地质构造与岩性的影响,沟谷深切、变化多姿,形成高峡-平湖-河谷为一体的独特的湿地景观,营造并组合而成具有不同景观风貌及丰富多样的复合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为51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87%,广阔的湿地面积和复合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湿地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维管束野生植物158科,324属,804种,占湖南省已知种数的18.61%,其中蕨类植物35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762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中华结缕草Zoysiasinica等6种;同时还有绞股蓝Fiveleaf Gynostemma Herb、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等稀有植物。有脊椎动物5纲26目67科196种,占湖南省已知种类的22.82%;其中鱼类46种,占湖南省已知鱼类种类的25.27%;两栖类11种,占湖南省已知两栖类种类的17.74%;爬行类23种,占湖南省已知爬行类种类的25.84%;鸟类103种,占湖南省已知鸟类种类的23.57%;哺乳类13种,占湖南省已知哺乳类种类的14.61%;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虎纹蛙Rana tigrina、红隼Falco tinnunculus 、草鸮Tyto capensis 等11种,被IUCN评级收录的共20种;有中日候鸟保护物种32种;有中澳候鸟保护物种10种;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99种;有世界贸易公约收录物种17种;有国家林业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国家保护物种117种。彰显了湿地公园内生物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重要的珍稀保护价值,在湖南省内具有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巫水作为绥宁县的母亲河、是苗家圣河,民族文化风情浓郁,形成了以库塘湿地、自然河流湿地景观为主体,森林景观为补充,聚落和古建筑为点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八"姑娘节、"逗春牛"等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景观风貌,彰显了巫水作为苗家圣河的人文元素和民族符号,体现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赋予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拓展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被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

  保护保育区包括溶岩苗寨至小湾、李家团经江口塘电站大坝至梅口,以及石脉河、兰溪和沿岸的部分林地。规划面积为517.5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6.34%。规划对现有水体、动植物及其生境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外源污染防治,控制内源污染,开展适度的水禽栖息地恢复和营建项目,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水禽栖息地,打造水禽自然乐园。

  恢复重建区指田心苗寨区域的巫水河段,规划面积73.3公顷。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规划通过湿地生态滤场的建设,解决沿岸村寨、农耕生产等造成的局部水质富营养化问题;并在水域与农田之间合理营造水禽栖息地,形成水域-水禽栖息地-农田-苗寨的结构布局,打造优美的水岸植被景观、扩大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丰富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并保证区域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宣教展示区指以现有水岸公路为轴线的区域,规划面积16.8公顷。规划依托湿地公园沿岸道路系统进行湿地文化载体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河流-森林-文化复合系统,让文化在传承中促进河流的保护。主要通过合理布设宣教馆、宣教点、宣传牌,将湿地文化、民俗文化、人文山水景观、湿地生态产业、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等内容,通过室内、室外等多样化的场景和设施营造湿地宣教展示的空间,调节游客情感,使其成为大众了解绥宁、认识湿地、欣赏湿地公园人文山水的窗口、湿地文化展示的平台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

  合理利用区指梅口至石脉河区域,规划面积170.2公顷。规划合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湿地产业、民俗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展生态养殖、设置游憩休闲、水上娱乐等项目,以及提升水岸植被景观,建立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合理的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链,提高湿地公园的自养能力,并带动周边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社区群众受益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管理服务区主要指湿地公园管理局、湿地管理站、游客服务中心等。根据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及游客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良好的管理、保护和服务功能。

  通过"一轴"、"两带"、"一廊"、"两区"、"多点"的总体规划布局建设,湿地公园将被打造成为"高峡-平湖-河谷"为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的典范;沅江流域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苗家文化的保护、复兴和传承的文化河流;"神奇生态绿洲"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科普宣教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湿地公园。

下一景区:黄桑营遗址
邻近的绥宁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