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河南 > 驻马店 > 泌阳县旅游

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失败的说谎家。
驻马店 泌阳县十大景点 泌阳县文物古迹 泌阳县博物馆 泌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

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驻地。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市十五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

  1935年8月,张星江、王国华、张旺午,在唐河毕店商定,将豫南、鄂北两地党组织合并成成立鄂豫边省委。张星江任书记,王国华任宣传部长,仝中玉任组织部长。接着,在泌阳王店南部张楼村高粱地召开会议,决定在确、泌、桐、信四县结合部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桐柏山去革命根据地,以配合南方各游击区的斗争。省委机关主要设于王店乡张楼、铜山邓庄铺、焦竹园。之后,省委派人三上北方局,又到延安,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刘少奇同志的具体指示。朱总司令亲自接见了鄂豫边省委代表周俊明指示“你们要猛烈的扩大······”。

  1936年1月,鄂豫边省委建立自己的武装——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从7个人,3支枪,不断发展壮大。1937年10月初,红军游击队在抗战爆发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发展到400多人。根据党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变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独立团壮大到600多人,辖两个营六个连和一个通讯排,一个手枪队。1938年初,根据中央指示,周恩来同志宣布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

  1938年1月,中共鄂豫边省委迁驻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焦竹园革命旧址是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前身。省委机关迁驻竹沟后,焦竹园曾作为招兵处,在保障中原抗战,人员输送、物资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方位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位于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内。西距泌阳县城33公里,南距桐柏县城55公里,北距舞阳县城52公里,东距确山县城45公里。南邻铜山风景区,S334公路从村中穿过,北临新阳高速公路1000米。四周群山环抱,全村现有400余人,为焦竹园村委驻地。

  三:现状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包括焦竹园革命旧址、鄂豫边纪念广场、鄂豫边纪念展厅。旧址房屋为明代建筑,分为西院、东院和一个东偏院,共有瓦房53间(包括一座楼房),占地面积45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00(55)号文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利用“中国革命老区项目”第一期拨付的300万元,对旧址进行了复建,2007年8月完工。现旧址是复建后的面貌。2010年8月利用第二期拨付320万元广场和展厅建设资金,开工建设,现已完工,展厅的布展是利用现代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阐述鄂豫边革命历史,并于2013年7月10日全面开馆。广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有三座汉白玉石拱桥和新展馆相连。展览馆占地面积73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馆内现有工作人员18名,内设办公室,社教部,陈展部,保安部。对外实行免费开放。

  四:成果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自2007年开馆以来,已免费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达23.3万人次,其中青少年18.5万人,每年附近中小学校定期到展览馆参观。2009年6月,由原泌阳县常务副县长刘文超主编的《红色焦竹园》一书正式出版。鄂豫边革纪念馆,2008年1月泌阳县委宣传部公布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驻马店市委宣传部驻宣通2010(54)号文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2月,河南省委宣传部豫宣通2011(10)号文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

  邮编:463718

  电话:15939602989

  传真:0396-7922429

  开放时间:8:00——18:00(全年开放)

  公共交通:泌阳县——焦竹园9路公交泌阳县——驻马店市线

下一景区:焦芳墓
邻近的泌阳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