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河南 > 洛阳 > 偃师市旅游

轘辕关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天秤座的人
洛阳 偃师市十大景点 偃师市文物古迹 偃师市博物馆 偃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轘辕关

  轘辕关位于偃师城东南30公里府店乡境内的轘辕山上,西有鄂岭口,北有古道,是偃师市现存的唯一古关。

  轘辕山,形势险要,东有太室(即嵩山)、南有少室,紧接巩义、登封两市;西有鸡鸣山、香炉峰,是万安山与嵩山衔接处的壑口。《元和志》载:“轘辕山,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轘辕口传说为远古时大禹所凿,为历代兵家必争和控守要地,也是洛、偃通往汝、颖、襄之捷径。

  轘辕关是军事要地,古今经历过多次战争。

  偃师市轘辕关

  轘辕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周朝。“敬王六年(前514),郑人伐滑。允姓之戎,迁于滑内,东及轘辕”。《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栾盈出奔楚,过国,出诸轘辕。秦二世三年(207)二月,刘邦兵攻陈留,又下轘辕、缑氏、绝河津,击赵贲军尸乡之北。攻洛阳不利,出轘辕关至阳城。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刘聪使其子刘桀等攻占洛阳,桀出轘辕,至梁、陈、汝颖间。永嘉五年(311)石勒称霸北方,引兵出轘辕,屯兵许昌。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元颢入洛,败于河桥,轻骑南走,自轘辕南出,至临颍为人所杀。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密破宇文化及,王世充欲乘其弊而攻之,简精卒2万余人,营洛水为桥。李密在偃师,因新破敌,轻王世充,不设壁垒。世充夜遣200骑蔽山埋伏,秣马蓐食,平明袭之,密阵未成,伏兵北原,乘高驰下压其营,密军大败。王世充进拔偃师,设置轘辕县,并在北山下设轘辕镇(即今叁驾店)。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破王世充,攻下轘辕、罗川二县,王世充别将单雄信、裴孝达与唐总管王君廊相持于洛口,李世民率部骑5000前往援助,至轘辕,单雄信等逃遁,王君廊追杀获胜。乾符元年(874),黄巢进逼东都,唐僖宗下诏发兵守轘辕、伊阙、河阴、虎牢。清同治二年(1863)七月,捻军自登封经轘辕进入偃师境内,因县境大村依寨防御,不久即退。民国14捻(1925)二、三月间军阀混战陕西督军刘镇华率部将憨玉琨攻打河南,河南省长胡景翼指定豫西南为樊仲秀由禹县、登封出兵轘辕关,占据洛水南岸,侧击憨军后路,憨战败后,不久即气疯病死,于是樊军占领洛阳,民国17年(1928)四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等发动“第二次北伐”,冯玉祥主力开赴前线,黄河以南防守空虚,樊仲秀率建国豫军乘机由郏县北攻洛阳,二十一日占偃师,冯玉祥急调部将宋哲元、石友三分别由陕、鲁入豫。二十八日宋部进驻洛阳,五月十日占领偃师,樊仲秀两面受敌,即从轘辕关南撤,石友三追至少林寺,将千年古刹少林寺藏经楼放火焚烧,樊军溃逃南阳。民国18年(1929)五月二十二日,军阀再度混战,韩复榘在洛阳通电叛冯投蒋。二十七日韩部由洛阳向黑石关进发,因前锋受敌,后继部队即从偃师南折,过轘辕关绕道登封、禹县、许昌到达开封,韩乃被蒋任命为河南省主席。蒋、冯关系恶化后,十月十三日,冯玉祥占领洛阳,左路军庞炳勋进攻黑石关,中路军孙良诚部由偃师南下,过轘辕关从登封迂回郑州。民国19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历经5个月,蒋占领郑州,冯、阎失败。九月下旬,蒋军五纵杨虎城攻占偃、洛。十月五日,冯军刘汝明率部由临汝、登封越轘辕关占领偃师,企图支援洛阳。九日蒋军一纵徐源泉部由登封过轘辕关占领偃师,;刘汝明率部北沿黄河入孟津西逃。抗日时期,1944年5月13日偃师沦陷。9月,皮定钧和徐子荣率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进入豫西,在偃师南山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偃、登、巩交界处打击日寇,轘辕关也是他们作战的要地。同时,八路军河南军区成立,“嵩山人民抗日义勇军”改称“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张之朴率部活动在嵩山地区,经常出没在轘辕关一带,开展抗日活动。

  轘辕关古道经历代不断扩修,先后又很大变化。

  轘辕关有二道,一在北,唐高宗屡入嵩,凿山开道如车厢,为历代置关之所;一在南,即今鄂岭口,行人以北道幽折,林隐0,多以南道轩敞为便。有轘辕关碑在鄂岭口,为宋偃师知县马仲甫拥民所凿,“人便其利,刻石纪美”。轘辕关南道上,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南太守文悌开修车路,也有记其事的石碑一通,碑文曰:“洛都四面踞山,东虎牢、西函谷、南伊阙、东南轘辕,皆天险也。独轘辕关石,不通轨辙……过往商贾非取道伊阙不能达洛”。这说明了轘辕关是许、洛要,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轘辕关南道也几经开修和扩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吕履恒平治鄂岭口路碑文中载:“……维兹鄂岭,中有其缺,古颖州之关塞,实往来之通,山径崎岖,仅容行人之鳞次,石,莫济舆马之驰驱。考王制,维(月令),有平治之文,经千百余年,曾无人焉起而修理之者,天意盖留以段子焉。段子名润色,山西泽州人也。贾于洛,客岁贸迁,路经其地,辄发善念,慨任厥修。复有异梦惊觉。今年春,谋诸参店主人。主人纠合众善,率皆欢欣乐从,各任一职,公同一心,并立善。……遂出囊兴工于小鄂岭口,石工云集,力役辐,效用者不下三百余人,因其地势,随其高下,扩狭口,平险阻、……甫及五月,而一蹴告竣、……山径之蹊涧,今成履道之坦袒,阔则十有余尺,长则五百余丈。外募仅百金有奇,余尽捐之己囊。、……”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春,文仲恭任洛阳府太守,尝行部屡经轘辕,斯民登之苦,复虑此道因石磴,不通轨辙,仕宦商贾之车受阻,百货无由辐,而洛、偃或仰粟汝、颍,运输尤为困难。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捐廉600金,派员雇工疏凿。偃师县知事潘砺庵实领其工,督工者候补典史张靖,使轘辕盘回嵩少之坂,化险为夷,民尤称便。工程于同年九月竣工后,树《清开修轘辕关路碑记》碑一通,以记其事。碑文中还歌颂了带头捐款偿修轘辕关车路的河南太守文公,在职官,更主动兴利除弊。民国25年(1936)九月,蒋介石在洛阳度过50寿辰后,隔了一天,从洛阳坐车出发,经偃师过轘辕关到少林寺、中岳庙进行了二日游。当时偃登公路已初具规模,从偃师到登封计31公里,虽经临时整修,但他仍感轘辕道行车之艰难,年命河南省建设厅,从黄河北征用民工对鄂岭口路段进行了扩修。因山高道险,施工难度大,民工伤亡颇多。扩建后,路面因石多土少,仍坎坷崎岖,形成18弯盘旋上下,后称鄂岭口道为“十八盘”。

  轘辕关拱门

  新中国成立后,曾数次维修轘辕道。随着形势得发展,客货运输量增多,尤其是从洛阳到少林寺、中岳庙之游客与日俱增,大型客车尤难上下,多绕道龙门、临汝,徒增旅程。192年5月洛阳地区公路总段和偃师县党、政领导部门兴修十八盘改线、扩建工程,1983年12月竣工,共用工日22.7万个,完成土石方21.5万立方米,修涵洞29座、长464米,桥梁2座、长72.49米,挡土墙8处、8886平方米,共投资149万元。207国道通过此路,纵穿偃师境内,结束了古轘辕坂山高道险的历史。

  轘辕关历史悠久,历经沧桑,古关建筑早毁于历代战乱之中,现存建筑系用石灰岩垒砌,东西长14.7米,南北宽10.5米,高6.2米,正中是弧形顶门洞,洞高4.7米,宽3.5米。有石阶可拾级而上至关顶,门洞上镶有长方关额“古轘辕关”,楷书,笔法古朴,遒劲有力,并书“乾隆十五年岁在庚午九月重修”。

  此关早已无人通行。关东有韩庄、唐窑两村的梯田数十块,再南有偃、登交界碑。古关顶原有大殿,今荡然无存。1984年以来,韩庄村民自行捐资在关顶重建大殿一座,使古轘辕关平添新貌。

下一景区:永宁寺塔基
邻近的偃师市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