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河南 > 洛阳 > 宜阳县旅游

宜阳韩都故城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宁愿二,不愿装 -
洛阳 宜阳县十大景点 宜阳县文物古迹 宜阳县博物馆 宜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宜阳韩都故城

宜阳韩都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都宜阳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该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是东周时期韩国历史沿革的客观见证,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建筑艺术、丧葬习俗、社会风俗以及古代都城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宜阳韩城,有一座战国都城遗址

  沿着宜阳县韩城镇城角村村道向东走,可以看见一条南北走向、3米多高的城垣遗迹。据宜阳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段城墙便是韩都宜阳故城的东城墙北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韩都宜阳故城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勘探和试掘。结果显示,韩都宜阳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510米至2150米,东西宽1630米至1843米,分宫城和郭城两部分,总面积310万平方米。其中宫城位于故城的西北角,北部向外突出,坐落在山坡上,南部与郭城相连;考古人员在宫城区发现了不少墓葬,可能为陵墓区。郭城位于故城的东南部,城内西北高,东南低,正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将郭城分为南北两部分。

  该城城垣都由夯土筑成,其中东墙与北墙保存较好。东墙全长1515米、宽18米至36米,现存高度为3米至6米;北墙全长1843米、宽18米至38米,现存高度为1.5米至8米。西墙长约2150米、南墙长约1630米。

  考古人员在郭城东、北两面各发现一座城门,在两面城墙外发现有明显的护城壕遗迹,在北墙外侧还发现有5个“马面”(古代为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利于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城防设施俗称为“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遗迹,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马面”遗迹。另外,考古人员还在一些城墙的外围发现大量建筑堆积,可能为敌楼建筑。

  在郭城西北部,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3处,烧窑群1处,东西、南北方向的大道各1条。在郭城的周围还分布着许多与之相关的墓葬、烽火台等遗迹。此外,在城区内外农田里发现有大量的铜戈、矛等战国时代的兵器和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

  规模宏大,曾是交通枢纽、商贸大市及军事重镇

  专家介绍,韩都宜阳故城规模宏伟,工程浩繁,该城应该是在韩国迁都之前就修筑了较长时间。史料记载,韩国本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韩武子迁都宜阳,到韩景侯时(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7年在位)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所以宜阳是韩武子时期(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07年)韩国的都城。此后,该城一直使用逾千年,至北朝时期因战事才遭废弃。

  韩都宜阳故城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业城市。《东周策》记载:“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当时的宜阳城规模宏大,人口稠密,储物丰富。近年来,该城周围出土了大量战国货币,也足以证明当时宜阳的商业繁荣、经济发达。

  韩都宜阳故城也是韩国的军事要塞。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派相国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秦死伤者众”。这说明了宜阳形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大量史料也证明,该城不仅在战国时期战略地位显著,在之后的两汉、两晋及南北朝时期仍旧是军事重镇。

  此外,韩都宜阳故城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历史上,曾有3条交通要道在此交汇。其一为两京大道:从春秋战国至唐宋时期,连接洛阳、西安两京,出函谷关、自陕往东南走崤山南麓,经雁翎关、宫前、河底、韩城,东至洛阳,或者至郑、宋、齐鲁等地,这是一条东西大道。

  其二为秦楚孔道:自秦出函谷关,沿崤山南麓东下,在韩城南渡洛河,再渡伊水,可达南国。这条大道西通秦陇,南下吴楚,是一条商旅大道。

  其三为晋楚通道:自晋南下,从今三门峡北岸过河,沿陕县、韩城到达南国。历史上,河东的池盐便是经过此路运销到南方的。

  这三条大道都是以韩城为枢纽,直到民国初年陇海、京广铁路通车前,韩城的交通枢纽地位都未曾变化过。

  立足长远,保护、开发珍贵文化遗产

  据专家介绍,从整体来看,韩都宜阳故城是东周列国都城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城墙东、北两面至今大多数仍高出地面3米至8米左右,城内85%的面积尚未被村庄或建筑物破坏,且地下文化层丰富,保存较好。

  在有效保护遗址前提下,通过合理开发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对真实的遗迹进行保护展示,如给保存较好的城墙东北角的断面处采取适合的方式加以保护展示,配合环境治理、美化工程,显示出城墙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对遗址内的封土墓冢绿化立碑,结合旅游线路规划可登顶的小路,提高遗址的可视性和参观趣味;还可以复原马面、敌楼、城门等遗迹,再现昔日韩都宜阳故城的文化风貌,增加参观游览内涵

  宜阳韩国故城于2000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0年被列入“十二五”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名单,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景区:福昌遗址
邻近的宜阳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