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遗址
三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战国
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东岗地上,西邻三关河。周围地势平坦,遗物暴露较丰富。主要为相当仰韶文化的遗存,还有相当龙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战国文化遗存。遗址断崖处可见灰土层和灰坑,灰土层最厚达5米。三关遗址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居址,均为矩形半地穴式,房内有圆形竖井型灶坑。居址的穴壁和居住面均抹有草泥土,经火烧烤,表面坚硬平整,居址内有柱洞五个,分布于中间和四隅各一个。
出土器物有:小口尖底瓶、圜底钵、葫芦瓶、纹口彩陶钵、夹砂红陶瓮等。陶器中细泥陶和夹砂陶最多,泥底陶和夹蚌党陶次之。纹饰除素面外,有线纹、绳纹、弦纹、篦点纹和彩陶精陶以黑陶为之,兼用黑赫、黑红两种。图案多用弧形三角和圆点构成。石器有琢制的斧、磨棒、磨制的凿、纺轮等。斧体短,正丸上锋,横刻面呈矩形。磨棒场有掘攥的痕迹,纺轮是饼状,此外还有蚌刀、骨椎等。
三关遗址的文化遗存,与分布的陕、晋豫地区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近,是具有半坡类型的特征,其时代约相当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早期阶段,是具有中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性特点。
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