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钟楼
保定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钟楼又叫古鸣霜楼,位于保定市裕华路,紧邻大慈阁,背后是钟楼商厦。楼内藏钟,钟体通高2.55米,口径2米,唇厚17厘米。铸成于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据《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
该钟造型庄重,比例科学,选料考究,以生铁为原料,采用我国传统工艺——无模铸造法浇铸而成。千百年来,它经受了无数次的撞击和风雨沧桑,至今完好无损,体现了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高超水平。
钟悬挂在二层楼上,它由两根高8.5米,直径0.45米的木柱(又叫擎天柱)支撑,在柱的顶端有八根横梁搭成框架,钟挂在最上方的双坊上,这样每根横梁均匀受力,既减轻了柱子的压力,又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具有抗震功能,使钟体保持平衡,悬挂十分科学。用手轻轻一拨大钟便能晃动,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能和对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
钟钮蒲牢,紧啃钟首。传说蒲牢是龙王第七子,因喜好音乐,所以让它做钟钮,聆听钟声,满足其欲望。钟体宏大,设钟带三层,每层设八个开光窗,第一层窗内铸有阳文楷书“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字体遒劲有力。第二层窗内记载着金国重臣名讳和铸钟时间。第一行:武略将军观察与宫大达;第二行:定远大将军同知完颜豪;第三行:镇国将军顺天节度使;第四行:驸马都尉唐括贡;第五行:吴国公(下泐);第六行:大定廿一年岁辛丑辰日;第七行:丙子日戊子时钟成。第三层钟带内铸有座式佛像32尊。钟体下部是按方位排列的八卦纹。底部由重弧纹将钟口分为八瓣。钟身共有佛像176尊,乳钉纹136颗及其它纹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在钟的顶部设有八个洞眼,是为铸钟时不至于使钟体破裂,还可以起到共鸣的作用,不仅能使钟声好听,而且使钟声宏远,回首悠长。神奇的大钟上下可发出不同的声音,能从声音中分辨多种音符,音波起伏,尾音长达五分钟之久。说明当时古人对铸造学、声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此铁钟在国内外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