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河北 > 邯郸 > 涉县旅游

偏城刘家寨

时间:2022-09-16 发布者:嬡過メ財浍慬
邯郸 涉县十大景点 涉县文物古迹 涉县博物馆 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偏城刘家寨

  刘家寨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偏城镇偏城村,建在一处方整的高岗之上,为保存比较完整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其始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现存80%以上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四周用石头筑成高达10米的城墙。据《涉县地名志》记载,宋末元初,刘姓从山西辽州(今左权县)上武里同峪村迁来,由于世代为官,渐成旺族,便将四周以石筑城,设东南北三门,俨然一处小山寨,易守难攻,改名“永安寨”,因地处偏僻,故名“偏城”,因原主人姓刘,故现在常被人称为“刘家寨”。

  进入刘家寨,“将军第”“进士府”等古建筑仍然十分威严。沿街门楼,飞檐斗拱十分精美,大门两侧的门楣多为青石竖立,雕刻着各种楹联,高大的门楼、高高的台阶,全部采用青石铺就,底层阶下有排水道,不少上马石和拴马石(石鼻)至今仍保存完好。屋顶多为坡屋顶、出飞檐、圆椽,方砖盖瓦、屋顶压背、两端出兽,许多雕刻美仑美奂。这一古村落有着较高的科学和艺术观赏价值,汇集了建筑学、绘画、文学、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艺术特点。 古寨没有被开发,保存状况较原始。

  六百多年的“插花区” 偏城镇位于涉县县城北部30公里处,它西临山西省左权县,东靠河北省武安市。这个位于两省交界的城镇,自1336年到1940年,历经元、明、清、民国,先后长达六百零四年中,一直是“插花区”—— 一个周邻与山西黎城县全不接壤的城镇,却隶属黎城县管辖。为何如此?问题的答案指向刘震——这位金末元初时的崇州太守。

  崇州当时的辖区范围主要是黎城县与涉县一带,但并不包括偏城镇。偏城是刘震的家乡。“或许是出于对家乡的‘关照’,刘震将偏城从别处(行政管辖内)要了过来,归自己管。”此后,崇州辖区内有三块独立的行政区域——黎城县、涉县和偏城镇。

  偏城镇于1336年划归山西黎城县管辖。而偏城镇和黎城县之间,又隔着涉县的辽城乡与索堡镇等地区。它是偏城村得以申请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打出的惟一王牌。

  “偏城”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它只有北、南、东三个门,而并非四个门。其中缘由,与“五行八卦”有关——北门属水,水生木;南门属火,木生火;东门属木,木木相帮;西门属金,金克木,故而不留西门。

  毫无争议的是,刘家寨为刘家人所建。那么,寨子具体为刘家何人所建呢?问题却至今无解。刘家后人只能猜测建寨与刘震有关,他们的理由是,从刘震算起,刘家四代为官,那时,刘家成为当地望族。因此,刘震被后人奉为刘家“始祖”。或许就是在那一时期,刘家建起“永安寨”——人们以青石为砖,垒起10米高的城墙,开了东、南、北三门,设东为正门,上 书“永安寨”。寓意住在寨子里的刘家子嗣“永远安康”。

  1940年1月,偏城脱离黎城县管辖成立了偏城县抗日政府,六年后撤县并入涉县,在这7年的时间里,八路军129师先遣团也在这里秘密驻扎,又书写了这处山寨的“红色历史”,在鹿头乡东鹿头村建有“烈士阁”阁名为“偏城县烈士阁”。

  “将军第”位于“六门圪廊”南头,它是寨子内最威严的宅院。这处三进院依西高东低山势而建,从正房走到门口,上下落差有9米之高。它与对面的“进士府”都为刘榕宅院。刘家后人说,刘荣是宣统乙丑科进士,正四品昭武都尉官职。

  “将军第”与“进士府”——两处院大门上的匾额,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尤其是“进士府”门上的木雕,据说能完好保存,是因为这处院曾住过一个抗日“杀敌英雄”。偏城镇副书记贾赵全记得,正是这块“杀敌英雄”的匾遮住了“进士府”,所以未曾毁坏。“将军第”曾是偏城县委,而“六门圪廊”北头的第一处院子,又曾是“公安局、看守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乘车线路:涉县乘开往偏城镇的班车可达。

下一景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邻近的涉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