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古华容道
监利古华容道约在今监利县汴河乡至毛市镇一带。在古道入口处汴河乡太平桥旁立有一石碑,上刻“华容古道”四字。赤壁之战后,曹操率残兵自乌林退归南郡(郡治在今荆州市荆州区),途经华容(今属监利县)小径,这条路径史称华容古道。监利古属云梦泽,地多泥泞沼泽,曹操使士兵负草填泥,骑兵乃得通过,老弱病残或陷泥泽中,或为孙权、刘备追兵所杀,死者无数。至今沿途尚有子龙岗、葫芦口、救曹田、曹鞭港、鸡冠沟、放曹坡等遗迹。子龙岗,又名杨林山,相传是赵云伏兵偷袭曹军的地方。葫芦口位于白螺矶,地势险要,当年是华容的交通要口,传说张飞率兵在此伏击曹军。救曹田在今汴河乡太平街,相传曹兵靠当地田中萝卜充饥,才得以走出华容道。曹鞭港在距太平街约一里处,此处道路艰难,曹操也只得扔掉马鞭,徒步行走,故名。鸡冠沟在今监利毛家口附近,地处华容古道出沼泽地边缘,旁有一灌木丛生的土坡,即放曹坡。相传诸葛亮令关羽带兵在此捉曹操,又担心关羽念曹操旧恩。关羽乃于沟前割鸡冠发誓,倘若放走曹操,当如此鸡,砍掉冠(关)头,鸡冠沟得名于此。后来,关羽被曹操言辞打动,最终放走曹操。
华容故道在监利县城西南12公里。即曹桥至毛家口的一条湖区小路,长7.5公里。监利古称华容,原县城位于今县城北30公里。《资治通鉴》注:“从此道可至华容县也”,故名。据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走此,遇泥陷,急令军士负草填之,赢者饥乏倒地,多被人马践踏而死。强行间,又被关羽堵截,后被放行,因有“关云长义释曹操”故事传闻,并有诗云:“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现在古道旁,阡陌纵横,公路交错,城镇与水乡连在一起,一改昔日崎岖荒凉面貌。
公元208年,曹操在夺取荆州后,马不停蹄,率领二十多万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计划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
什么叫华容道呢?据《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说法,就是“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这里所说的华容,当然是指华容县城。华容道也就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古华容县城在现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周老咀附近。如果从曹操屯兵的地方乌林到曹操逃跑的目的地南郡划一条直线,华容城正好在这条直线的中心。曹要逃回江陵,走华容县城是最捷径的路线。而且当时华容县城附近有曹军的粮草仓库,便于撤退中的将士补充草。
由于这一带有古代的沼泽湖泊阻隔。从乌林到华容城没有直路可走。曹军只能沿江向西溃逃,进入华容县境之后,再向西北折奔华容县城。这样就必须涉过大泽边上的一片沼泽地带。根据县志记载,曹操逃到太平桥时,人马陷入泥泞之中,不得不扔掉马鞭,下马步行,这里尚有“曹鞭港”古地名。曲鞭港到毛家口二十里路,“地窄路险,坎坷难行”,曹军“遇泥泞,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芦苇、蒿草填路,“赢兵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毛市镇 毛市镇西南距监利县城14.5公里,版图面积144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镇、4个居委会、35个行政村。2001年底人口统计为56992人。 该镇系四湖河畔最大的一个集镇,洪排主隔堤横亘南北,监仙公路、黄观公路呈十字交叉贯穿全境,随岳高速公路穿越全镇9公里,并在境内设有互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该镇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响了一场以改造境内湖泊,大力发展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