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湖北 > 襄阳市 > 樊城区旅游

水星台

时间:2022-09-29 发布者:半面泪妆眷卿三世 锦瑟安年伴君三生
襄阳市 樊城区十大景点 樊城区文物古迹 樊城区博物馆 樊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水星台

水星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星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西约50米处樊城城基上。因于城基上筑台建庙以祀水星而得名.

  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

  水星台始建于东晋,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题匾“水星台”,乾隆四年(1739)至光绪十年(1884)曾5次扩建整修,光绪二十七年为最后一次整修。 建筑坐北朝南,筑于砖石围砌的梯形夯土台基之上,整个建筑占地约750平方米,台基高8米,底长30米,宽约23.5米,台顶长28米,宽22米,正面中部设踏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左右对称布置。中轴线上建有前、后殿,形制基本相同,均面阔三间共9.85米,进深分别为8.92米、9.32米,单檐硬山青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前殿正面设砖砌仿木四柱三间牌楼坊墙门。东、西厢院内建筑亦分前后两部分,东侧前、后厢房面阔三间7.7米,分别为进深7.1米和7.4米,中间小院8米×6米,西侧厢房前栋,面阔三间9.3米,进深7.6米。前大殿建筑内部壁嵌记事、功德碑8通。

  据清同治十一年编《襄阳县志》载:有乾隆四年碑记云:“晋郭璞建以镇樊城火灾”。映证了水星台始建于晋。其主要用途是按水火相克思想,以水克火,以压火灾。古人以此达到消除火患的目的。其独特作用涵盖的古人哲学思想,在国内现存古建中少见。

  水星台古建筑现处襄阳闹市中心。水星台台体原与老樊城的北城城垣融合一体,实为祭祀“水星”和“城防消防水火之灾”的安全暸望建筑。自东晋郭璞建台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1600多年以来,水星台一直都是樊城城内的制高点建筑。

  1988年12月水星台作为襄阳县文物处办公地管理使用,1993年3月至1994年9月,我们用20余万专款先后对抗战中被日机炸毁的西厢房和原踏跺进行了修复,对牌楼和前殿进行了维修。修缮后的水星台古风再现,并于当年12月在水星台前殿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襄阳县出土文物展,被县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4年10月水星台由市政府公布为襄樊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由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前的水星台,是樊城最大城内湖当铺坑。当时,坑边垂柳环绕,菜地整齐,风景优美,常有妇人在此洗衣、洗菜。

  1969年,因建襄阳铁路公路大桥,将邵家巷、林家巷的居民迁移到坑边居住,大坑逐渐被填平。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以前,水星台是樊城最高的建筑,作为全市、乃至全国唯一现存的消防瞭望台遗址,当时,只要老樊城发生火灾,瞭望值班人员就立即吹号、击鼓,霎时,锅碗瓢盆响声大作,人们纷纷救火去。

  水星台还是当年最雄伟的建筑。站在城廓外方圆20多里的郊区,人们都能遥望到水星台的英姿。

  位于樊城定中门西150余米的城墙上,有一高台式建筑,该建筑为晋郭璞所建,是镇樊城之火的水星台。这是在我国乃至世界上至今仍保留有建筑物、历史事实记载准确、地址不变、使用功能明确的古代用于城市灭火救灾的消防专用建筑物,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景区:襄阳神韵汉江游轮
邻近的樊城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