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贵州 > 铜仁 > 碧江区旅游

东山古建筑群

时间:2022-09-16 发布者:寻倌
铜仁 碧江区十大景点 碧江区文物古迹 碧江区博物馆 碧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山古建筑群

东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南临锦江。

  古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铜仁东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明清古建筑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巅建的“澄江楼”、“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观楼”,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阁”,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筑崇真观、崇仙宫、真武观、文昌宫、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楼、护国楼、二吴亭等。大致分山顶、西侧山坡、南侧崖顶三组。山顶仅存的雷神殿和真武殿,一前一后,面阔各三间、五间,山墙均为屏风墙。真武殿后还有大雄宝殿及吊脚楼形式的左右配殿。现辟为贵州铜仁文化博物馆。馆旁有建于1912年的光复纪念碑。

  东山庙宇建筑分布于山顶、山腰及山麓。明清以来,先后建过几十座庙宇,现仍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此外还有观音阁、镇远楼、双峰阁、藏书室、洗墨池、云彩江声等古建筑或遗迹。建筑依山就势,由南而北,由西而东,逐渐升高,体现出传统建筑与山区地形的完美结合。

  川上亭建于东山临江绝壁上,为两重檐六角攒尖顶。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硬山青瓦顶。真武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穿斗式硬山顶。雷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硬山顶。飞山庙位于山麓,为清康熙年间续修边墙、镇压“红苗”的副将贺国贤建,现存戏楼、两厢、正殿,建筑面积1145.1平方米。

  铜仁先后建有川主宫、万寿宫、禹王宫、天后宫等会馆建筑。川主宫又称川主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其后屡有修葺。清光绪四年(1878年)增建完善。坐西北向东南。中轴对称。自东南而西北依次为码头、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观音殿等。现存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等。建筑群背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9米。前带抱厦,面阔三间,通面阔13.5米,进深一间3.6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梁架上用驼峰及象头形穿插枋。脊瓜柱两侧用云纹饰叉手支撑。格扇门窗。大梁题记隐约可见。左厢维护墙上嵌清咸丰、同治年间记事及告示碑5通。

  铜仁现存城门两座,码头4处,东山—江宗门—后水门段城墙1800余米。城墙多临水而建,皆以料石砌筑。码头有严格分工,除下南门码头为关卡外,其余均为货运码头。便水门码头、江宗门码头专门停靠锦江上游、梵净山下来的桐油、花生、木材、烟草、药材、猪鬃、朱砂、-等土特产。中南门码头、西门码头为运往湖南常德等地的土特产和下游运来的棉花、布匹、糖果、瓷器等物资装卸用。川主宫码头为四川人专用,川盐由此上岸并转运黔中各地。明清时代,中南门码头位居铜仁各大码头之首,现仍在使用中。

  2006年东山古建筑群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贵州省铜仁市东山

下一景区:中南门古城(铜仁古城)
邻近的碧江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