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峰
文笔峰
在灵山县,大多数人知道有个文笔山!因为文笔山离县城仅8公里,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在县城举目南望就可以看到;还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山岭,其山顶的文笔峰在民间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文笔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骚客,现在,她还是县城及周边乡村的人们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山脊上第一级(个)山头,往上,整个山梁一直延伸并直通到山顶(乃至文笔峰以东);从此往下,整个山头形如一个趴地待扑之猛虎,左右两边两支呈合抱形状的小山梁,如虎之前肢,山前隔着公路是一片开阔的田垌,垌中一脉流水自东南向西北曲折环流,如书中所说的“玉带缠腰”。
第七、第八级山头向南延伸的山梁构成了两个极其形象的正在展翅飞翔的天鹅,有翅有身有头有嘴。当地人介绍说“这是一块公鹅踩水地!好风水呢!”(注:“公鹅踩水”即公母鹅0),一看,确实很象!两鹅的翅膀互相搭着,左拥右抱,栩栩如生,极具风情!上到了第九级山头,一块巨大的石头“长”在这山肩上,据说这就是“龙脉”所带的“印”!芳草萋萋,整个山坡都被茂盛的茅草所覆盖,茅草盛开着洁白的花絮,在阳光照耀下是一片银白,那花絮在微风中摇曳,风姿卓约。从这第九级山头往正南面俯瞰,三条山梁近乎悬崖般急吊而下,到了中部却又变得平缓延伸,这三条山梁和第十级山头,已经是文笔山主脉的脊线,文笔山主峰及其峰顶如“烽火台”般的文笔峰(塔)已经出现在我们的东方。回头再次俯视刚才走过的山梁,宛如一条下山的巨莽,左右蠕摆,极其生动形象而富有力量!遥看西南面,只见对面远处的“仙女岭”真如一个仰卧的少女,“头部”五官清楚,“身体”曲线分明,凹凸有致,“长发”向东南飘洒,“腹部”和“下肢”向西北伸展,非常生动。
来到海拔501.5米的文笔山顶,终于与文笔峰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文笔峰是一座向上渐收的梯级形八面体峰塔,现有19层,每层高33厘米,共6米多,每级宽18厘米;八角形的塔底每层边宽4.5米,周长36米左右;顶级边2米,围长16米,对角宽5米;斜边高6.8米。登上塔顶,只见峰塔的外壳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厚约40厘米;塔内有厚度为33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其余的空间用黄泥填满为实体;中间十字型间墙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西两向的内间墙伸到塔外形成了峰塔的一对护耳,护耳也为沙、泥、石灰混合并依峰夯筑而成,呈梯形,峰耳厚73厘米,底座向外伸出2.1米,高达该峰塔的第十级,即高3.3米。
关于文笔峰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因为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位于县城东面的马鞍山是一匹“上京马”,灵山的人才会“骑着”这匹宝马入仕京城为官;但朝廷的“国师”为了阻止灵山人才入仕京城,当高官占权位;所以就在上京马背后的县城南面新圩镇梁冠山顶钉了一根大柱,以拴住“上京马”,破坏灵山的风水,使灵山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梁冠山此后就被称文笔山。
民间的这种传说,有点神乎,而且现在还在广泛流传,认为文笔峰是破坏了灵山的风水。但是,实际历史上修建文笔峰的目的和背景、起因刚好与此传说相反,不是为了破坏风水,而是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
据清代和民国的《灵山县志》记述,旧时建文笔峰很有一番别意和重要的社会背景。清朝时期,灵山的社会风气很不好,盗贼、-、打架、娼0等四亚盛行,根源在于当时人民的素质低劣,愚昧落后。因此在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措施,加大了治学的力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知县迟维城创建西灵书院;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国家建立学校,原有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屋也”。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建文庙时,知县李培仁还作重建文庙碑记:“古今建邑凡以教养斯民也养则谋诸野教则谋诸学故邑必有学学必有庙”,以示县府重教兴学。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为兴行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知县李正恺始延请名师,义学遂振兴焉”。同年县府还恤教职,“查旧例,教职两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养廉,着从乾隆元年春季为始,照各员品级给予全俸,永著为例”。在乾隆年间,县府划拨了不少学田,租银“详俸批准拨入义学。由是肄业生意,按名给发膏火,人争来学,较前更振兴焉。”除此,县府及各界人士还大兴修建文阁、文明坊楼、学官等,以此营造一个兴学育才的浓厚气氛。在这股兴学育才的热潮中,“乾隆庚申岁(即公元1770年,清朝乾隆35年)邑人劳基、张所述等倡建文笔峰于梁冠山与文庙正向”。看来当时他们兴建文笔峰,就大有振兴文风,净化社会风气,使灵山快出文人、大出人才之意。在文笔峰落成时,进士王家宪并有诗云:“屹立文焰照宫墙,还是灵冠旧笔床。食肉不须投定远,生花应已梦江郎。云连五色知常护,弩发千钧岂比强。从此海天多脱颖,夜阑作作露星芒。”由此背景可以看出,当初建文笔峰的意图和作用是很明显的。
据传,建塔时,是由劳基、张所述倡议并监建,塔高原有25层,后因风雨冲刷,造成多次崩塌,现在只存19层。而且现在以中间十字间墙相隔的占塔的四分之一的东北面部分已经崩塌至塔底了;其它几面也是遍体裂缝,茅草附生。究其崩塌原因,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峰塔逐层夯筑而建,而墙体内和每层间墙又没有装上筋骨(如竹片、钢筋等)连着,使得原有的上面六层与下面的十九层脱离分开并倒下;同时由于塔心是以黄泥夯填,而塔顶没有批搪灰浆,使得雨水从顶部中间灌入,加上峰体周围又缺乏排水孔;因此当下大雨时,雨水从顶部黄泥中灌入,导致了峰体膨胀、破裂,而裂缝中茅草、灌木的附生又进一步形成并加速了峰塔的植物风化,最后就造成了塔峰的崩塌。
这座诞生于封建社会,跨越了四个世纪,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灵山第一古董”,虽然与北国长城相比她是那么年轻,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们她是那么的古老!她秉承了荔乡的旖旎,散发着百姓的质朴,闪烁着古代文人的睿智,今天她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厚重的历史积淀幻化成灿烂的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着灵山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