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广西 > 河池 > 东兰县旅游

列宁岩

时间:2022-09-13 发布者:云柯
河池 东兰县十大景点 东兰县文物古迹 东兰县博物馆 东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列宁岩

  列宁岩

  列宁岩(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内设北帝庙得名。位于武篆镇南4公里的论硬山腰上。洞高45米,宽64米,深137米。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会,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了广西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培养右江各县农-动骨干276人。农讲所宣传马列,培训农运骨干,功绩卓著,影响深远。1930年2月,经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东兰县工农民主政府讨论通过,北帝岩改名“列宁岩”。1963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中央副主席-为列宁岩亲笔题字:“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镌刻在洞口上方。

  原名北帝岩,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巴学村,分别距县城、武篆镇38公里和4公里,是个天然石洞,洞口宽64米,洞高43米,纵深137米,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数千人。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发表《敬告同胞书》,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东兰第一届农-动讲习所,1930年2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来到武篆,认为韦拔群在北帝岩宣传了马列主义,提议改名为“列宁岩”。1962年6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为“广西东兰第一届农-动讲习所旧址”。197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拨款修缮列宁岩,依照1925年的原貌进行修复,并办陈列橱窗。1978年,0中央副主席-题写了“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放大后刻在岩洞口。1995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兰县列宁岩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的论硬山近山脚处,距县城约38公里。原名北帝岩。它是一个大厅状的天然岩洞,洞口高40米,宽64米,洞深137米,洞壁及洞顶均比较平整,地面也较平坦,可容纳千余人,洞内干爽、明亮、洞外山下是一片田垌,洞口对面,隔着田垌,也是一片石山。民国14年(1925年),右江农-动领导人韦拔群从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在此开办广西东兰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培养农-动骨干。韦拔群任主任,陈伯民任管理员,黄大权、黄树林、邓无畏等为教员。“农讲所”基本按照“广州农讲所”设置的课程列宁岩进行教学。内容有《苏联革命史》、《中国革命史》、《农民协会章程》等。教和学都是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员是来自右江的东兰、凤山、百色、凌云、奉仪(今田阳县)、思隆(今田东县),思林(属今田东县),果德(属今平果县)、都安、河池、南丹等县的汉、壮、瑶等民族青年共276人。学员毕业回原籍后,很多成为当地农-动的骨干,不少地方成立了农民协会,有力推动了右江农-动的发展。学员中的许多人,后来参加了红七军。

  民国19年(1930年),经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东兰县工农民主政府讨论通过,北帝岩改名为列宁岩。1963年,列宁岩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岩内陈设按照农讲所当时的布置复原。洞口额刻0中央副主席-的亲笔题字“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洞中央为课堂,讲坛左右有对联:“地主豪绅把劳动群众当作盘中餐;劳动群众把地主豪绅当作枪口靶”。台壁上方,挂着列宁和孙中山的画像。台前醒目的对联是:“快乐事业,莫如革命。”横批是:“团结、互助、奋斗、牺牲”。课堂两边为学员宿舍,后面为教员住处和厨房。本着节约办大事的精神,课桌、凳、床铺、间墙全用当时所产的竹材编成,简朴实用。洞左平台上,竖立有一列橱窗,陈列当年农运的图片资料。

下一景区:东里三潭
邻近的东兰县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