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殷庙
马殷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殷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
马殷庙是为楚王马殷而修建的庙。据说,当地村民的先祖因为马殷将领平叛匪寇后带来的安定生活,人们心存感激,知恩图报,于是大兴土木,以资纪念。不料,马殷庙的诞生,竟然会成为建筑史上的传奇,也成为楚文化沿着贺州古道南传的重要历史遗迹。马殷庙坐落在福溪村的村口,为明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始建的砖墙式寺庙结构,到了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改建成全木柱的大庙。清康熙十五年(1617年)重修建造。清嘉庆丙寅年(1806年)作边修葺,同治六年(1867年)扩建南北两侧穿斗式耳房,庙周围增设柱栅。
马殷庙在建筑结构上,大量采用古楠木、大水杉和香檀木来营造,这不仅使得整座建筑坚固耐用,高贵典雅,还能使庙宇在岁月的春夏秋冬散发着点点幽香。此外,庙内的设计排列十分有序,分为明间、正间、次间、稍间,两边都各设厢房。厅堂是宽敞、豁亮的,铺砖镶石,就连托着木柱的石墩也分为莲花礅,兰花礅,麒麟礅,龙凤祥云礅。设计者就地取材,将庙中的一个大型生根奇石辟为托柱石礅,形成独特的奇石奇柱奇观,令人赞叹。石礅座上的120条粗大木柱,高高擎起,雄浑挺拔,承受着庙宇的重托。因而,马殷庙也被称之为“百柱庙”。
支撑庙宇的大木柱上,还有精心勾画出云彩飘游,蛟龙破雾,神仙腾云等民俗文化的题材;在庙宇的山脊正中点缀蝙蝠泥塑;在神殿的两旁屋背各立一尊威武的麒麟;在东西两条向北的粉砖檐柱上,各塑一个头戴官帽的人面泥偶,暗寓马楚大王的两个得力谋士;在祭台直对神殿一面的东西两侧,雕刻出一对龙公龙母,佑护一方庶黎。台面的正中,阳刻一太阳,-“日”字,寓示瑶族同胞对太阳、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马殷古庙,是目前在南方瑶族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构件带有较多宋式风格的木结构古建筑。2006年马殷庙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