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甘肃 > 陇南 > 武都区旅游

武都水濂洞

时间:2022-09-07 发布者:方觉久
陇南 武都区十大景点 武都区文物古迹 武都区博物馆 武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都水濂洞

武都水濂洞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武都水濂洞位于城北五华里的五凤山下脚下,是史料记载的武都"八景"中仅剩的"三洞一山"之一。远远望去,树木参差,隐约可见楼阁悬空,立柱井然,嵌于半崖峭壁之上,奇特惊险,俨然神仙的居所,给人惊奇中平添一份神秘。

  踏着曲折的小路拾阶而上,耳中充盈着祥和的诵经声,心里一下子满是虔诚与敬意,不由得想起那个凄美的传说:那是在唐代以前吧,有一个善良、勤劳的姑娘,名叫红玉,她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生得如花似玉。可是,她遇上了一个狠心的婆家,对她百般-。红女白天做庄稼,忙家务,晚上彻夜纺线,可还是受气挨打。她实在受不了婆婆的刁难与折磨,万般无奈,便跳崖自尽,香消玉陨。后来,红女得道成神,向王母请求永住人间。从此,拯救万民,福佑四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福佑万民的神女,就在五凤山麓石岩洞立祠祭祀她,并在她得道成神之日,大兴佛事,年年相承,遂发展成为大型庙会,而清水、诵经便成为庙会期间主要的佛事活动。据《武阶备志》记载,晚唐诗人李商隐曾两次游历红女祠,并写下<过圣女祠>和《重过圣女祠》两诗,怜其寂寞、凄清的境地。

  当游人怀着对红女虔诚的敬意,步入楼阁,再沿着合仙洞那漆黑的天然石岩洞宛延而上,摸索着登上另一层楼阁,顿时,全身有一种脱胎换骨、飘然成仙的感觉。从窗口俯视,脚底腾空,好似身临仙境。

  向右跨过石桥,到舍身崖。据说这里是红女舍身跳崖之处,故名舍身崖。靠里还有一块红女祠,上面记载着红女的传说以及历代兴建红女祠的历史。站在崖边,脚底是千深渊,不由得人心底发虚,脚底后移。

  在这里能看到水濂洞景区全貌。这时,向前看,只见对面刚刚经过的楼阁虽贴崖悬空,但楼阁之间,并无栈道相连,那是因为有天然石岩洞在山体内曲折宛延,使楼阁互相贯通,上下连为一体。这,大概是它又一个奇特之处。

  水濂洞红女祠初建于唐代,现存楼阁为清初重建,乾隆时曾增修殿阁。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启王梁成福进军武都,以水濂洞为指挥处,战事失利后,舍身坠崖,建筑被清军烧毁。现存楼阁仅有子孙殿、三宫殿、观音殿即红女祠、弥勒佛殿、三霄佛殿、合活殿、亨哈殿等,大多悬空,琼楼精舍,斗拱飞檐,奇特惊险。

  1981年4月3日,武都县政府公布红女祠为武都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新增红女桥、红女泉,整修一新。96年,县政府作出“水濂洞景区开发建设十年规划”,多方筹集资金,扩建和开发了新的景点。景区建设采用园林艺术手法,点、线、面结合,突出了路径植物镶边,使桃杏与杨柳争春,翠竹与苍松竞绿。整个旅游点初步形成了天然造就的山青水秀和人工配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与五凤山景区相配,形成一条绝好的旅游线。

  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水濂洞胜会是红女得道成神吉日,正当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之际,前后六天,城乡男女老少赴会、游玩,络绎不绝;而西和、礼县一带香客,千里迢迢,赶来兜售泥玩,为盛会增色。

  水濂洞景区的开发,为城乡人民提供了一个郊游的好去处,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并将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以它凄美的传说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

下一景区:万象洞月宫-前宫
邻近的武都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