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广东 > 肇庆 > 端州区旅游

端砚文化村

时间:2022-09-30 发布者:谁没爱过一只狗
肇庆 端州区十大景点 端州区文物古迹 端州区博物馆 端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端砚文化村

  端砚,贵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这样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黄岗镇白石村,白石村现名中国端砚文化村。

  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现在,全村每年产砚约8万件,总产值约23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

  白石村特色

  白石村有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推满了砚石,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是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白石制砚图”,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还在于它的手工。此外,白石村因经济发展迅速,大多古屋已拆除重建,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形成“既古亦今”的特色。

  白石村得名传说

  白石村毗邻西江,过去,西江每年都要发洪水,因此,村里筑起了一道堤围用来抵御洪水。有一年,西江上游豪雨连日,洪水暴涨,用土构筑的堤围岌岌可危,正在紧急关头,有村民突然发现堤围边经雨水连日冲刷露出来的三块巨大的白色石头,连忙抬去将快要倒塌的堤围堵住。冥冥中如有神助,三块白石真的稳住了即将倒塌的堤围,使村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护。为纪念三块白石,村民将村子改名为白石村。如今,三块白石就像三位保护神,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守护着白石村,见证着白石村的兴衰荣辱。

  前些年,有位离家60多年的老人从台湾回来寻亲,岂料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一时失了方向。后来,无意中看到基围的三块白石才敢肯定真正回到了故乡。原来老人十几岁就离开故乡到台湾,几十年来,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故乡的亲人,无数次,梦0现三块白石。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石头轻声叫着“母亲,我回来了”。

  四月初八拜先祖

  白石村有一个独特的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以此纪念石业先祖和历史上对白石村作出贡献的人。端砚行还可以接纳别村的人入行,只要从事端砚制作就可加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月初八的祝祷礼仪悄悄地消失了,现在,村里已有人打算恢复这样的庆典。

  以前,白石村人制砚都是各自行事,很少交流。后来,大家觉得联合起来力量大,办事也容易,因此成立了一个叫“端砚行”的组织,协调全村的端砚生产。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白石村男女老少都会齐集五登祖师爷牌位前进行祝祷礼仪,感谢祖师爷的荫护及祈求一年的好景。端砚行有专门地方,祝祷礼仪就在那里进行,那里供奉着五登先师牌位和张之洞石碑,约30多平方米。当日,理节人员便会请来南无佬与本行年长的父老在祖师爷牌位前做一个小时的祝祷礼仪。同时理事也会在这天把端砚行一年的开支公布,让众父老、行友查看。是日,凡年满60岁的行友都参加会议,或核对数目是否清楚、或选举新的理节人员等。其后,大家兴高采烈开餐,席间开怀畅饮,交流砚艺,品评优劣,颇似过节。

  历史名人

  罗星培生于1918年,卒于2003年。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云龙、瓜果、梅雀砚的雕刻,作品构图严谨,古雅朴素,豁达端庄,具有很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罗星培一生致力于端砚创作和培育新一代端砚艺人,门生众多,是中国砚艺的一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为砚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弟子多人成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和省、市级工艺师,著名制砚大师黎铿便出于其门下。

  罗均培生于1920年,卒于1972年,自幼便和兄长罗星培一起潜心学艺。1959年进入端砚工艺厂,其雕刻工艺风格独特,构图匠心独运,别具特色,主要擅长雕刻云龙、花鸟,对各个朝代的古砚有深入的研究,其雕工精细是民间端砚雕刻的翘楚。罗均培曾受-总理的盛情邀请,到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石柱的雕刻工作。

  中国端砚展览馆

  古今名砚集中展示在中国端砚展览馆,是“中国端砚文化村”的标志性建筑,仿宋风格,楼高四层,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于2004年12月建成。中国端砚展馆是为配合“2004肇庆?中国端砚文化节”而建设的,当时,馆内陈设有古今名砚200多方,均属难得的珍品。二楼则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详细展示了端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让人对端砚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三楼展览有包括关山月、黎雄才大师的名家书画。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房四宝”展区。

  张之洞碑

  张之洞碑见证白石村制砚历史。来到白石村,还有一处地方绝不可错过,那就是张之洞碑。沿着蜿蜒的村道一直走,来到一家堂明端砚厂,穿过两道铁门,“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碑”赫然出现眼前。此碑刻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碑高130厘米,宽83厘米,端砚石质,楷书,青行阴雕,共1172字。石碑的字迹班驳,碑前两棵枝繁叶茂的松柏。文革时期,石碑几被毁掉,村民想尽一切办法,冒着生命危险把它藏起来才逃过一劫。据悉,这是目前仅存的有关端砚生产的碑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已被列为肇庆市重点保护文物。

  拦街递品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端州出现了各方霸占砚石矿而又开采无序的情况,再加上民间谣传开坑采砚有伤风水,一时间民众缠讼不休,白石村人因此深受困扰。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的张之洞路经端州,白石村人“拦街递品”,当面向张之洞呈上诉状,随后,张之洞亲自带领随从巡视羚羊峡,对端砚砚坑进行实地调查,当场裁定当地不许白石村人采石为“不当封禁”,并且核定由黄岗石匠梁念忠等人进行开采砚石以备贡品,同时还严令当地-不得私分或者私受砚石等。张之洞的裁决,让白石村人受惠不浅,村人将判词雕刻成碑,虔诚供奉。

  品砚园

  品砚园在白石村中间,是赏砚

  论砚

  切磋砚艺的文化休闲地。旁边几棵大树围着,绿草如茵,周围用一道精美的木篱笆围起来,园中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石凳、石桌,浑然天成。闲暇时分,三三两两的白石村人围坐在石凳上,或谈论家中好砚,或切磋制砚艺术,或闲话家常,是赏砚品砚好去处。

  李氏宗祠

  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超凡手艺的历史见证。白石村有座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李、梁、罗、黄、蔡是村中大姓,其中又以李姓最大,约占村中1/4人口。李氏宗祠分前后两进,前进由两房、天井、两廊组成,后进则是一个大厅,门前有两根大石柱,由于年代久远,已有些风化,托梁雕刻设计,巧夺天工。屋檐上有壁画,荷花、凤凰等图案虽因经年累月而蒙上了一厚厚的黑尘,却依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历经600多年风雨,李氏宗祠几遭破坏,仍然保留着鲜明的明朝建筑风格。

下一景区:景福围局纪念亭
邻近的端州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