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寺(白塔寺)定光寺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毁...[详情]
护国禅院之后的状元峰,相传因宋状元陈诚之在此读书而得名。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石刻被古榕树根...[详情]
九仙观始建于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时前殿称“天君殿”,内供奉“王天君”;后殿称“九仙阁”,又...[详情]
万象亭上方,补山精舍西侧,有一座巨大的岩石和一株高大的古榕树,岩石上刻有一字大大的“寿”字,人...[详情]
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通杨桥而改名,现扩建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觉民故居,也是...[详情]
介 绍 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详情]
白云寺白云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取名“地藏通文寺”。宋大中祥符年间,改为“南法...[详情]
严复墓位于福州市郊盖山镇阳岐村鳌头山。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生前亲自择地营造,内葬有严复妻...[详情]
龙头泉始建于元朝延佑二年(1315年)。传说喝水岩泉水改道后,从这里石壁中喷出,后人把这股水引入...[详情]
廓然台位于于山蓬莱峰上,为宋代精通音乐理论的礼部侍郎陈旸命名,高僧鸿份手书,其意是站在蓬莱峰...[详情]
汉语中不少普通的词,一旦被官场援用,便顿时贵气起来。比如"行走"一词,郎官巷竟因摊上个不小的...[详情]
介 绍 涌泉寺前有两口泉眼,一是罗汉泉,一是石池。传说千年来泉水不断地从泉眼里涌出,从不干涸...[详情]
明正德十四年,明朝掌管通商的太监尚春站在于山蓬莱峰上南望,一派绿野尽收眼底,感叹城南景色翠绿...[详情]
道山亭是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详情]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1587年...[详情]
相传何氏九兄弟,唯有老大额上开一眼,有点视力,其余都是瞎子。他们住在洞中,白天采草伐薪,汲井水炼...[详情]
这是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第...[详情]
看 点 法堂的左侧是圣箭堂(即方丈室),堂前有三株千年铁树,供游人观赏。铁树成为涌泉寺“三铁”...[详情]
平远台补山上的平远台毁于战火后,明朝重建时移至螯顶峰,是在明代宋嘉福院的遣址上重建的,曾建有...[详情]
达摩十八景位于鼓山涌泉寺之西,又称“十八洞景”。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详情]
三坊七巷之一。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原名修文巷,宋代改称兴文巷、文兴巷。以闽国时建...[详情]
福建省科技馆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于山南麓、五一广场东侧,占地面积6000㎡,建筑面积8000㎡,1993年1...[详情]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石山崖石嵯峨,挺拔竞秀,有题刻二百余处,遍布全山,书法精美,富诗情画...[详情]
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详情]
导 游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 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详情]
当前福建旅游景点共有2561篇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