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重庆 > 渝中区旅游

重庆罗汉寺

时间:2022-09-24 发布者: 污婆
重庆 渝中区十大景点 渝中区文物古迹 渝中区博物馆 渝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罗汉寺

重庆罗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罗汉寺坐落在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蜀中名胜记》载:“治平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

  罗汉寺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

  罗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甚至更早。根据《蜀中名胜记录旧志》记载,“寺有石刻‘西山佛’三字,旁刻开山祖月名。祖月,宋治平时僧也。”祖月法师开山-,并以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命名“治平寺”。然而,在清人龙为霖的《募修藏经阁引》中有“环古刹带清池,径从石罅中入,自唐以来,殿阁崔巍,迥出尘表”之文,提出了“唐朝说”。

  两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古刹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仍香火旺盛。

  罗汉寺丢失的,岂止是这段开山的历史!在千年的风雨中,罗汉寺几兴几废,数度盛衰,这些历史都犹如绕梁梵音,渐渐散去,只留下一些历史的碎片,让后人嗟叹。

  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有僧名曦庵,在西佛岩荒芜之地修建僧寮、厢房、莲池,以迎宾客。寮房后种葵一株,芳洁雅致,因此人称曦庵为白葵和尚。明嘉靖元年建古佛岩。

  清康熙五年(1666年)总督李国英重修,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

  1912年,释海清继修法堂、戒堂、禅堂、客堂、观堂等,罗汉寺更具规模。

  “罗汉寺”得名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的方丈隆法和尚仿效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堂的形式在寺内建造了五百阿罗汉堂,由此,罗汉寺名益彰。

  罗汉堂的盛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罗汉寺的荣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7月,罗汉寺被日机轰炸,寺院化为一片焦土,仅存大山门和古佛岩石刻群像。旋即,二十多个僧人冒着日军的炮火,开始在废墟中重建罗汉寺以及罗汉堂,到1947年,在宗仙法师主持下,大殿、藏经楼、罗汉堂和山门牌坊等得以恢复。

  文革期间,-闯进罗汉堂,将五百阿罗汉打得粉身碎骨,甚至连安置罗汉像的基座也被撬得七零八落。那个时代,什么信仰,什么佛法,什么神圣,什么历史,什么尊严,都在-的一次次青春涌动中,被颠覆得狗血淋头、支离破碎,何况五百个只能代表某种精神意义的雕塑。

  就在-们搭上楼梯,准备破坏大雄宝殿时,楼梯突然断了。有人及时赶到,阻止了一场更为彻底的毁灭。现在说起这段流传于民间的往事,罗汉寺的信众更愿意相信:这是菩萨显圣。

  1986年5月1日,罗汉寺迎来了千年历史中的又一次盛典。经过两年的重塑,罗汉堂再次开放。在当天为五百罗汉开光举行的法会上,来自四川诸山的长老、佛教信徒三百余人,在当时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宽霖法师的主持下,共同祈愿佛法永存、世界和平。

下一景区:重庆古城墙
邻近的渝中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