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游
三亚旅游
婺源旅游
云南旅游
贵州旅游
厦门旅游
景区导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首页 > 北京 > 通州区旅游

洋楼异韵

时间:2022-09-09 发布者:冷月轻吟
北京 通州区十大景点 通州区文物古迹 通州区博物馆 通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洋楼异韵

  北京城郊除清代几处外国使馆、车站、银行外,就只有通州城有数座洋楼,分别保留在潞河中学、北京护校和通州区第二中学等学校之内,布局疏朗,花木扶疏,具有西欧北美风韵,同时亦为国耻纪念物。

  清同治六年(1867),美国耶稣教开始传入通州,先后建有学校、医院、教堂、住宅等洋式建筑。美国传教士仗教欺民,一些土豪劣绅入教依势,-百姓,地方官吏袒教抑民,引起平民愤恨恼怒。1900年春夏间,通州城乡百姓效鲁冀之举,纷纷组织义和团、红灯照,"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势不完",烧教堂、杀洋人,斩汉0,且应征前往天津勇抗八国联军。在洋兵与清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失败。传教士窜回通州,强迫赔偿16万两白银,通州新城南门外迤西,霸占三座村庄土地,建学校、医院等,自1901年开始,三年告竣。

  潞河中学内有卫氏楼(人民楼),谢氏楼(红楼)等,均为砖木结构,顶作西方古城堡式,融用中国城墙特点,设置女墙垛口,两檐密设连弧小券,楼角悬砌倒锥飞粒,若十字架上女神,别致有趣。在其他二所学校内有数座牧士楼,平面多角,角度不等,顶部参差,脊向不同,内部设室,功能齐全。均显异国余韵。

下一景区:星湖绿色生态观光园
邻近的通州区景区
你可能对下列景点会感兴趣: